强,保定军校毕业,战术灵活...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现在都是他的部下。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方立功端着一碗面条走进来,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飘着几片青菜和两块薄薄的腊肉。"团座,您一天没吃东西了。"
楚云飞这才感到胃里空空如也。他接过碗,突然问道:"方参谋长,你跟了我多久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民国二十六年太原会战后,阎长官调我来358团当参谋处长,算来两年多了。.如!雯′惘` !耕!鑫-醉·全!"方立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团座怎么突然问这个?"
"随便问问。"楚云飞搅动着面条,"你觉得我们团战斗力如何?"
方立功沉吟片刻:"装备虽不如中央军,但弟兄们都是三晋子弟,保家卫国绝不含糊。只是..."他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团里缺医少药,伤员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弹药也经常不足,每人配发子弹不到五十发..."
楚云飞点点头。这些问题在现代军队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这个年代却是常态。他必须想办法改善,又不能显得太过异常。
"明天召集营级以上军官开会,我有新的训练计划。"他放下碗筷,"另外,派人去联系八路军那边,看能不能搞到一些药品。"
方立功瞪大眼睛:"团座,这...上峰明令禁止与八路军..."
"日本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楚云飞打断他,"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第二天清晨,358团指挥部里烟雾缭绕。各营主官听完楚云飞的新训练方案后,表情各异。
"团座,这个'三三制'战术确实精妙,但弟兄们习惯了密集队形冲锋,一时恐怕..."一营长钱伯钧搓着手说。
楚云飞指着沙盘:"现代战争火力越来越强,密集队形就是活靶子。三人战斗小组既能分散敌人火力,又能互相掩护。"他在沙盘上摆出几个小木块,"看,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组,呈三角队形前进..."
军官们凑近观察,渐渐露出恍然的神色。二营长吴子强拍腿叫道:"妙啊!这样日军机枪就难以集中火力,而我们却能多点开花!"
"还有土工作业训练。"楚云飞继续道,"从今天起,每人每天必须挖两米战壕。战场上,一锹土可能就救你一命。"
会议结束后,楚云飞留下方立功:"派人去太原,找德国洋行买些医疗器械和药品,钱从我私人积蓄里出。"
方立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团座,您变了。"
楚云飞心头一紧:"哦?"
"变得更像...一个真正的指挥官了。"方立功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三天后的深夜,楚云飞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团座!孙排长发来信号,日军一个中队正向李家镇推进!"值班参谋的声音透着紧张。
楚云飞一跃而起,迅速披上大衣。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参谋们正在地图前忙碌。
"日军有多少人?装备如何?"
"约两百人,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还有两门迫击炮。"方立功指着地图,"他们走的是大路,估计天亮前就能到李家镇。"
楚云飞沉思片刻。按照历史,这个时期的日军一个小队就能击溃国民党军一个营。但李家镇地形特殊...
"命令一营、三营立即出发,走小路赶到李家坡设伏。炮兵连带上所有迫击炮,特务连负责保护群众转移。"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弧形,"日军必定经过这片谷地,我们在两侧高地埋伏。"
方立功皱眉:"团座,这违背了上峰'避免与日军正面冲突'的命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楚云飞戴上军帽,"执行命令!"
寒风刺骨的山路上,358团的士兵们悄无声息地前进。楚云飞亲自带队,他能听见身后士兵们沉重的呼吸声。这些士兵穿着单薄的棉衣,许多人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但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步枪,眼中没有畏惧。
李家坡是一处天然的伏击场,两侧山脊像张开的双臂环抱着中间的谷地。楚云飞命令部队分散隐蔽,炮兵连在山后建立发射阵地。
"告诉弟兄们,等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再开火。"他对传令兵说,"优先打掉军官和机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