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学录取,工作调动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学录取,工作调动
给妹妹伸冤成功,叶蕙被绳之以法。`x~q?u·k?a_n.s.h¢u*w-u/.-c?o′m!
宋长峰也放下了萦绕在心头的结。
他努力生活,好好工作。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往前看。
1977年10月21日,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全国沸腾。
因为一个多月后就要进行考试,复习时间格外紧张。
各种课本教辅资料都被一抢而空,也显得弥足珍贵。
之前被赵如玉他们提醒又准备了的人家此时便格外庆幸。
这一年的冬天,五百多万人走进考场。
他们的年纪跨度很大,出身不同,学生,知情,工人,等等各种职业的人都有,最终被录取的不到三十万人。
军工厂大院也有不少子弟参加高考。
在这之前,还有人找宋长峰赵如玉他们寻求帮助,辅导功课呢。
赵如玉对此敬谢不敏,什么数理化之类的她早忘差不多了。
倒是老男人,还记得很清楚,还真帮着罗列了些复习.大纲。.5/2¢0-s,s¢w..¢c`o/m·
等成绩出来,军工厂这边还真有几个喜讯。
张菊家两个孩子,因为上学时候就被抓得紧,离开学校后也不忘继续学习,最后一个考上了本科,一个考上大专。
张菊带着自家两孩子就要给宋长峰和赵如玉磕头。
家里一下子出现两个大学生,这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
赵如玉夫妻两就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王香芹闺女也去参加考试了,可惜没考上,王香芹羡慕嫉妒的要死,只恨自己当初没信赵如玉的话,耽误了自家孩子的前程。
小红小军因为还没上高中,自然也没参加高考。
不过回复高考后,各地大力回复教育,紧抓学习,学生们也都卯足了劲,个个都想上大学。
在这个年代,考上大学真的是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
赵如玉嘴上说了要做生意,可观摩着还不到最好的时候,也继续在军工厂办公室上班等待着。
宋长峰则继续他的武器研发工作。
79年,小红小军上了高中,也是他们周围最好的重点高中。1@零?点D×±看±书!? ÷免??费?阅?读°
这一年,小民上了五年级,小开心上了一年级。
别看开心是个姑娘,却一点都不文静。
因为她玩“气球”闯祸,赵如玉再次怀孕,在80年初产下一子。
小儿子没有随了哥哥姐姐们的名字,起名为城,宋城。
即使是计划之外的孩子,赵如玉和宋长峰对小家伙也是疼爱的。
开心还高兴自己终于当了姐姐,不是家里最小的。
宋城一岁多点,会走路也会说一些简单的称呼时,小红小军走进了高考考场。
两个孩子在之前的全区模拟考都一直是前几名。
等高考成绩出来,全部被京城的大学录取。
小红进了京城大学,小军去了水木大学。
就在姐弟两拿到录取通知书,高兴激动之后又为要离家远去难过不舍之时,赵如玉给他们公布了一个好消息。
“我们一家不用分开,你爸爸他被调到京城工作了。”
其实前两年,上头就有些意向要调动宋长峰的工作。
他和赵如玉商量后,还是觉得让孩子们在这边上完高中参加了高考之后再说,免得一番折腾再影响了两个孩子的成绩。
等两个孩子考完估分报考志愿的时候,宋长峰就和上头协调起他的工作。
工作调动的文件比两个孩子的录取通知谁还要早几天下来。
至于赵如玉的工作,她直接不要了,打辞职报告。
别人看中的铁饭碗,她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这会前往京城时间刚刚好,蛰伏了这么久,她也要大展身手做生意了。
知道一家人不用分开,小红小军高兴坏了。
他们家两个孩子考上国内最高两个学府,宋长峰工作还要调过去。
一家人以后肯定都留在京城。
那可是首都,军工厂的一众人羡慕的同时,还有很多十分不舍。
其实赵如玉他们在乌拉沟军工厂生活了这么久,对这里又哪能没有感情。
离别之际,也办了饯行宴,连带着庆祝两个孩子的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