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157章 没有他难道我们不打仗了?

第157章 没有他难道我们不打仗了?

房玄龄几人相视,皆摇头苦笑。^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古往今来,怕也寻不出第二位这般嫁公主还惦记着讨聘礼的皇帝!

可这又怨不得圣上——

谁叫那陈迎新三番五次从国库里掏银子?

如今被陛下捏住短处,岂有不狠敲一笔的道理!

马车驶回长安城,李淳风家在郊野,先行辞别。

下了车驾,他犹自摇头嗟叹。今日种种,此刻想来仍似大梦一场!

先是与朝中几位擎天玉柱同车叙话,后又得见连圣上都敬服的高人,当真眼界大开!

他一路唏嘘,脚下生风往家赶。

甫一归宅,便闭门谢客,焚膏继晷钻研那浑天黄道仪。

陈迎新点拨之言,如醍醐灌顶。他暗忖此物功成之日不远矣。

这般苦心孤诣,倒正中陈迎新下怀——李淳风再没闲暇琢磨他面相了!

约莫半个时辰光景,圣驾入宫。

李世民此刻心怀畅快。

水患得解,又未耗巨资,这桩心头大石总算落地。

此等省银钱又见大功的好事,他恨不得日日都有。

方踏进御书房,却见李靖步履生风赶来觐见。

观其神色焦灼,圣上心头一紧:“何事惊慌?”

“启禀陛下,”李靖呈上军报,“吐谷浑聚二十万铁骑犯凉州!边关八百里加急,言其有南下之意!”

圣上拧眉:“吐谷浑何时攒下这许多兵马?”

“吐蕃覆灭后,流民多遁入祁连山,”李靖沉声道,“恐为其所收编。*白*马.书`院! ^无?错+内!容·”

圣上颔首,面沉似水:“原是如此。可他们哪来的胆气犯边?吐蕃前车之鉴未远,竟敢以卵击石?”

“臣亦不解,”李靖忖度道,“许是骤添丁口粮秣不济?或是吐蕃余孽暗中挑唆?”

圣上冷笑,眸中寒芒乍现:“朕本欲容他几年,偏要自寻死路!既如此——”

“陛下三思!”李靖急道,“此战恐非易事!”

“此话怎讲?”圣上挑眉。自得陈迎新练兵之法,唐骑征高句丽时以千骑破万军,早成虎狼之师。吐谷浑纵有二十万乌合之众,何足道哉!

圣上抚掌而笑:“纵远征军未归,朕亦可点二十万精兵!吐谷浑铁骑岂能与我大唐锐士争锋?必叫其血染黄沙!便算他要打持久战,我朝粮秣也——”

话音戛然而止。

李靖苦笑:“陛下圣明,粮草正是燃眉之急!”

圣上面色骤沉。

自江南广植新稻,关中大种番薯,民间粮囤早堆山积海。?8\8`d,u^s_h*u+w+a`n\g~._c,o.m!

然则——

江南粮仓爆满,新秧又已下田。

为腾仓廪,旧米尽数运往吐蕃换酒。

吐蕃人见利忘形,昼夜酿制青稞酒。

为早定吐蕃,朝廷更三提兑酒之数,恨不能教吐蕃青稞顷刻化酒!

余粮亦未留关中,早发往辽东黑土试种新稻。

彼处屯着百万前隋遗民,江南新米仍源源北运。如今大唐官仓,竟十室九空!

百姓仓廪虽实,官家粮秣却难支大军鏖战。

“现存粮草可支应多少兵马?”

圣上声沉如铁。

李靖躬身:“臣问过户部。现存粮秣仅够五万大军三月之需。若延后月余,或可支应十万之师。”

“五万?!”

圣上指节捏得发白,“再拖月余,凉州早化焦土!吐谷浑选此时机,分明处心积虑!”

李靖颔首:“若能再缓两月,待江南新稻入仓,困局自解。我朝连灭三国,吐谷浑必已探得虚实。万不料其敢此时发难!不如暂避锋芒...”

“荒谬!”

圣上断喝,“若纵敌南下,凉州十数州百姓何存?吐谷浑既敢选此良机——”圣上忽眸光一凛,“辽东屯田、以米换酒这等密事,怕早被其探子摸透了底细!”

李世民说到此处,眼中寒光一闪,声音阴冷:

“朕确是疏忽了这些!”

李靖急忙问道:

“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以吐谷浑行军之速,怕是不出半月便会兵临我大唐边境!”

“是否……暂缓行动,待粮草充足后再行反攻?”

“断不可行!”

李世民大手一挥,斩钉截铁道,“按兵不动,百姓必遭涂炭!朕绝不容那些异族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