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礼记·檀弓》。"
"可是先生..."小王急得眼眶发红,"今天就是芒种!午时他们就要..."
"正因如此,更不该耽误课业。"苏明远已经换上那件靛青色长衫,"去吧。"
讲堂里比平日拥挤许多。-4·0¨0!t+x_t?.*c~o¢m,不仅常来的弟子都到了,连几个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匆匆赶来。苏明远注意到最后一排坐着李芳,她今天罕见地穿了件素色旗袍,手里紧攥着手机。
"今日讲'君子慎独'。"苏明远展开书卷,声音如常,"郑玄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讲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明远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今晨收到的不是死亡威胁,而只是一封寻常书信。他讲解着"慎独"的深意,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联系现实。弟子们埋头记笔记的沙沙声,像极了庆朝国子监的晨课。
"所谓慎独,不在形,而在心。"苏明远的目光扫过讲堂,在几个坐立不安的弟子身上多停留了一秒,"纵使刀斧加身,不失其本心,方为真君子。"
课至中途,窗外忽然乌云密布。闷雷滚过天际,惊起几只麻雀。苏明远看见小王悄悄离席,片刻后带着几个男同学在走廊上来回巡视。他们手里拿着...那是棒球棍?苏明远差点笑出声。这些孩子,竟想用运动器材对抗往生司的刀剑。
雨点开始敲打窗棂时,苏明远讲到了子思的故事:"...鲁穆公问:'何为忠臣?'子思对曰:'恒称其君之恶者为忠臣。'"
一道闪电劈过,刹那间照亮整个讲堂。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苏明远看见窗外槐树上立着个黑影——斗笠蓑衣,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渔翁。黑影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怀疑是错觉。
午时将至,雨越下越大。苏明远合上书卷:"今日就讲到这里。"
弟子们却没有一个起身。李芳从后排走来,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我已经联系了陈浩然,"她直截了当地说,"他的主题乐园有完善的安保系统,你现在就跟我过去。"
苏明远摇头:"往生司要找我,躲到哪里都一样。"
"那就报警!"
"然后呢?"苏明远轻声问,"告诉他们有人要用三百年前的方式杀我?"
李芳哑口无言。她漂亮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个月牙形的红痕。
最后是小王想出了折中的办法:"先生,至少让我们陪着您。讲堂这么大,我们轮流值守..."
于是,芒种午时的钟声敲响时,苏明远安然坐在讲堂正中的太师椅上,四周是自发组成的"人墙"。小王和李芳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其余弟子或坐或立,将讲堂围得水泄不通。有人甚至搬来了食堂的折叠椅,横在门窗处作为障碍。
雨声渐歇,屋檐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十二下钟声过后,什么也没发生。讲堂里的紧张气氛稍稍缓和,有人开始小声交谈。
"也许只是虚张声势..."李芳刚开口,整座书院突然陷入黑暗。停电了。
黑暗中,此起彼伏的手机亮起来,像无数只萤火虫。苏明远却示意大家关掉光源:"静观其变。"
寂静。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忽然,讲堂正中的那扇雕花木窗无声开启,一阵阴冷的风卷着雨丝吹进来。苏明远闻到了沉香味——与信纸上如出一辙。
"来了。"他低声道,手指悄悄握紧白玉簪。
一道黑影如大鸟般从窗口掠入,落地时竟没有半点声响。黑暗中,只能看出那人身材瘦高,头戴斗笠,宽大的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
"苏状元。"来人的声音嘶哑难听,像是声带被灼伤过,"别来无恙。"
弟子们骚动起来,有人打开了手机电筒。刺眼的光线下,黑衣人形如鬼魅。他抬头时,斗笠下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像是被火烧过,又像是被什么腐蚀性液体侵蚀过。
苏明远站起身,青衫在手机光中泛着幽幽的光:"阁下是?"
"往生司,渡魂使。"黑衣人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奉司主之命,送苏大人...归乡。"
竹简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名字。苏明远瞳孔骤缩——那是庆朝官员的名录,每个名字上都划着血红的叉。他的目光停在倒数第七行:「翰林院修撰 苏明远」,差痕只画了一半。
"三百年前让你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