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名》录影棚里的空调开得跟不要钱似的,吹得我后颈发凉。*x~z?h+a-i!s+h,u!.~c¨o_m-作为常驻文化导师,我今儿特意穿了件改良版圆领袍,袖口缝了暗扣,方便做手势 —— 毕竟李芳说了,上综艺得 “有镜头感”,不能跟在书房里似的老端着。
“接下来这个问题,” 主考官举着话筒,声音通过音响震得人耳朵发麻,“请各位练习生回答:如何理解‘c 位’?”
台下顿时跟炸了锅似的,蓝发小哥跟旁边的寸头咬耳朵:“c 位不就是 center 吗?咱上周公演我还抢了三秒镜头呢。” 寸头撇撇嘴:“那你知道 center 的词根来源吗?” 得,合着这儿还有学术型选手呢。我摸了摸腰间的玉珏,这玩意儿是我从潘家园淘的老物件,搁古代算是士大夫标配,现在倒成了我的 “反差萌” 人设道具。
“就由苏明远老师先示范吧!” 主考官一句话把我拽回现实。聚光灯 “刷” 地打在身上,我条件反射地坐直身子,袖口扫过桌沿发出 “沙沙” 声 —— 感谢现代纺织业,这改良版汉服总算不会动不动勾住麦克风线了。
“c 位这事儿啊,” 我开口时故意带了点京片子,免得又被说 “掉书袋”,“搁古代朝堂,就跟宰辅差不多。你们知道伊尹吧?商朝第一贤相,人家当年给商汤讲治国,打了个比方叫‘调和五味’,就跟咱们现在组团队似的,得把不同性格、不同技能的人捏合到一块儿,缺了谁都不成。?x-q^k-s¨w?.\c^o′m′”
台下突然传来压抑的笑声,我定睛一看,左前方那个穿破洞裤的男生正捂着嘴乐,手机屏幕亮着 —— 得,这小子居然在看庆朝宫斗剧《金枝玉叶》。我灵机一动,接着说:“就跟你们追的那剧似的,首辅大人为啥能稳坐中枢?不是靠耍心眼儿,是得平衡各方势力,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这才叫‘居其位,谋其政’。”
“苏老师又开始讲古了。” 不知谁嘀咕了一句,惹来一片轻笑。我没接茬,目光扫过全场,突然看见角落里有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纸面的 “沙沙” 声,让我想起十六岁那年在私塾抄《资治通鉴》的光景 —— 那时候先生总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想到今儿在这儿碰见同好。
轮到陈浩然组发言时,一个穿铆钉皮衣的男生 “噌” 地站起来,耳钉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苏老师说的 c 位是给老学究准备的,我们要的是炸场!c 位就得像舞台上的王者,一开口就让观众尖叫,一抬手就让镜头跟着转,这才叫实力!” 他故意把 “王者” 两个字咬得很重,台下顿时响起口哨声 —— 得,这小子怕是把电竞术语都搬上来了。
我非但没恼,反而带头鼓掌。你还别说,这男生耳后那颗红痣,跟老家戏班里唱武生的小顺子简直一模一样。ˉ?′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当年小顺子总说 “要做角儿”,可惜后来战乱走散了。想到这儿,我语气不自觉地软和下来:“你们知道‘优孟衣冠’吗?春秋时候有个叫优孟的艺人,扮成已故楚相孙叔敖的样子去讽谏楚王,最后让孙家儿子得了封赏。你看,就算是唱戏的‘王者’,也得有‘德’当骨头,‘艺’当皮肉。你们要是能靠本事让人服气,靠人品让人尊重,还愁没 c 位吗?”
全场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戴黑框眼镜的男生忽然举手:“苏老师,您说的‘调和阴阳’,是不是就像团队里得平衡每个人的特点?比如有人擅长 vocal,有人擅长舞蹈,c 位得带着大家一块儿往前赶?”
“哎,没错!” 我一拍桌子,差点把桌上的保温杯震倒,“就跟《考工记》里说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做木工得凑齐这四样才能出好活儿,组团队也一样 —— 时机、氛围、人才、技巧,缺了哪样都不成。”
坐在嘉宾席的陈浩然突然冷笑一声,手指转着保温杯盖直转圈。我知道他在想啥 —— 这哥们儿出道时靠 “霸道总裁” 人设走红,经纪人教他 “c 位得抢,镜头得占”,这会儿听我讲 “宰辅之德”,估计觉得我在装清高。可我昨儿还看见他在后台偷偷翻《资治通鉴》呢,书页里夹着的便利贴上写着 “如何让下属心服口服”,逗死我了。
这段 “跨次元辩论” 当晚就上了热搜,网友们玩梗玩得飞起。有人截了我说话时的手势 —— 左手虚握像抱玉笏,右手挥斥似指山河 —— 配文 “建议苏明远直接去《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