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通过控制粮食,世家大族也能左右江东的政策,掌控孙权的权力。/k·s′j?x-s!w·.^c!o/m?
孙权要讨伐谁,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他怎么筹集军粮?
这就是层层制约,环环相扣。
当年曹操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颍川世家越来越膨胀,尾大不掉。
所以他要大力推行屯田,他要开府邺城,削弱世家权力。
曹操不会轻易地妥协,他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孙权不行,他没有曹操的魄力与实力。
江东施行“奉邑制”、“授兵制”,导致权力分散。
江东诸将,都有私兵,相当于是被孙权册封的诸侯,各自为政。
每次作战,都要征集各部兵力,战斗素养参差不齐,有弊有利。
弊端很明显,导致军纪不严,难以统一指挥;但优势也很明显,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
孙权给了臣子这么多好处,他们当然愿意为孙氏征战,捍卫自己的利益。
这是一种交换,一种利益捆绑!
只要大家利益一致的时候,绝对能够爆发出极大的力量,所向披靡。
只可惜,无论什么样的制度,在魏军的铁骑下,都会灰飞烟灭,不堪一击。
这是完全的碾压,实力的绝对差距!
“那都是商人们说的,商人们认为江东繁荣昌盛,是因为官府给了他们好处,所以他们才如此吹捧。”周泰嗡声说道。
交州的商人也经常到江东做生意,两国贸易往来频繁。
哪怕互相敌对,曹魏也没有禁止商人相互往来,毕竟有利可图。
而且,通过商人,曹魏也能在交州混入一些探子,窃取情报,知己知彼。
孙权试过制止贸易,不过最终失败了,难以强制执行。
没有贸易,他根本没有招揽士卒的资金,无法维持军队。
孙权只能选择妥协,他别无选择!
所以当江东大批丝绸运输至交州的时候,孙权还是感到非常震撼的。
海气蒸腾,排荡如山,气势磅礴。
孙权望着眼前的一片蔚蓝,沉声道:
“幼平,如果我选择出海,你会追随我吗?与我一同漂泊西海。”
他的目光中,带有些许希冀,渴望得到周泰的肯定。
魏军攻打过来,交州很可能坚守不住,结局可想而知。
纵使地势再复杂,也不可能忽略两军的巨大差距,实力悬殊。
更何况这一次南征,林北也在军中,其智谋无人能及。
“主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天涯海角,在所不辞。^2\捌\墈_书`蛧? \哽+芯`蕞_哙*”
“这一条命,己经属于主公了,为报主公恩情!”
周泰字字铿锵有力,发自肺腑,忠心耿耿。
“好。”
孙权心神振奋,似乎又找到了些许活下去的希望,眼中闪烁着光芒。
交州地区,靠近着大海,拥有天然的屏障。
江东水师具有远航的能力,只要孙权愿意,他可以躲到天涯海角,寻求一片安宁。
就算曹操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找到他,犹如大海捞针。
可是,那样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漂泊无依,与世隔绝。
孙权生长在中原,不可能去过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他无法适应。
他从海边返回龙编,张昭己经恭候多时了,神色焦急。
现在己经是冬天,交州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气候宜人。
只有北部一些地区会下雪,交趾气候正好合适,温暖如春。
张昭面容憔悴,犹如风中残烛,显得垂垂老矣。
交州湿热的气候,削去了他的精神,让他显得更加疲惫。
“主公。”
“凭借一州之地,抗衡中原数州,实属不智之举,犹如以卵击石。”
“趁着现在还有一定的势力,不如投降朝廷,如此一来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福泽,免遭战火。”
张昭深施一礼,郑重地向孙权进谏,言辞恳切。
孙权没有首接回答张昭的话,只是上前搀扶着张昭,温声细语道:
“张公辅佐权多年,权感激不尽,此恩永不敢忘。”
“赤壁鏖兵之后,江东豪杰皆离我而去,只有张公愿意留下,不离不弃。”
说到这里,孙权眼眶红红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不舍。
张昭和顾雍都是投降派,当年鲁肃曾声称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