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儿臣今晚就让他们当一回漏网之鱼,我要和毛指挥使一起,掌控飞往韩国公府的信鸽,几时抵达。”
溧阳县那边来的书信内容,全都如李善长所料,仰仗着李府收集的情报,想要占据先机来应付朝廷的盘查。
朱标在确认了这一点后,便知道,自己之前与父皇制定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
“父皇,一切按照原本计划好的来,儿臣会在父皇抵达京营后,将飞往其他人家的信鸽,抄录完信纸上的内容后,把它们放飞,那些人家还等着韩国公府收到庞知县的信,告知他们下一步怎么做,等着韩国公给他们拿主意。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绝对不会轻举妄动,更因城门已关,不好向京营传递情报,接着,只要儿臣会扣下飞往韩国公府的信鸽,等过一段时间,父皇你在京营里的计划顺利推进,再将它们放飞,等到韩国公府收到信的时候,就是儿臣收网,抓他们现形的时候!”
计划很简单,施展起来也很有效果。
特别是加上英儿的妙招,把那些侵吞官田将领们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朱元璋要说服整个京营的全体将士,不是难题。
等到全体将士同意分田,事后再得知官田被侵吞的证据,已被朝廷掌握,自己分得的就是自己侵占的官田时,木已成舟,谁敢埋怨朱元璋手段高明?
只会将一腔怒火,发泄到已经失势的韩国公府身上,怨恨韩国公推断有误,害得大家轻信,误了事。
到时候墙倒众人推,说不定还能扒出一些,连朱标都没掌握到的关于韩国公府的罪过。
现在要防范的,就是整个过程中,有没有意外发生了。
因为溧阳县那边故意放出消息,不光是飞往韩国公府的信鸽多,飞往其他人家的信鸽也多,大半夜的可能不会引人察觉,也没有人会去敲韩国公府的门,等着李善长做谋断。
可时间一长天亮了,大家可就等不及了,计划便会暴露在李善长的面前。
“父皇,想要计成的话,你必须保证天亮之前,说服整个京营的将士!”
被儿子委以重任的朱元璋,突然回想起了以前在老郭家手底下,带兵打仗当先锋的感受。
他扭头看了一眼洪武门,嘴里嘀咕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