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话术

第449章 天助人助,再加些话术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朱标在进院门之前,特意搓了搓脸,把刘海弄得缭乱一些,让人一眼看出他精神不济的表象。+w^o\s*y!w..′c-o¢m+

刘敏在旁边,看着平时最注重仪表的太子殿下,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还以为殿下是累了,刚想帮殿下重新打理一下。

却见殿下又用手在地上摸了摸,接着往身上蹭了蹭,然后信步走进正殿。

“父皇,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儿臣也开心一下。”

“……”

刘敏就像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袋。

殿下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大殿里。

朱元璋看到朱标逆着光走进来,立即兴奋地招了招手。

“标儿,你快来看,贵州的平蛮之捷结束,还有许多当地土官不服管教,但是,在听闻朝廷给应天府百姓将士接种牛痘后,许多土官在得知牛痘接种的效果后,纷纷上表朝廷,要归顺咱,当地的主将胡汝,借机没动用一兵一卒,又收服了西南方向二百里方圆的国土,大功一件!真是大功一件啊!”

自从西南云贵川等地区纳入大明版图以后,当地部分土司或部落不服管教,经常兴兵作乱。

正月的时候,贵州一些当地土官首领,发动了小规模的叛乱,被指挥使同知胡汝擒拿住。·s*h\u!y^o·u¨k¨a\n~.~c`o?m^

可依然有许多人,不服管教,偶有摩擦,认为纳入大明版图没有半点利益可言。

不仅那些土司和土官是这么想的,当地经常受压迫的百姓,更担心汉人像元廷一些残暴的将军臣子一样,把他们视作猪狗不如的奴隶。

哪怕大明的官员在当地教化百姓,并以史为例,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了数千年来,汉人与各民族的主动融合的发展情况,但架不住根深蒂固的思想难以一时解决,只能徐徐图之。

“结果没想到,当地有外商自江南而来,引起了小规模的天花传染,这个病,依照他们当地人的治法,也是没解,咱在当地的军医帮他们防治,还调集了大量的药材,救了不少土官和百姓的性命,后来听说了接种牛痘的事,那些死了家人的土官,就决定让咱派人去帮他们接种一下,连那些封闭在山野里,不愿意跟咱汉人有接触的老百姓,也都纷纷请愿,说愿意咱们派人进去帮忙管理了!”

朱元璋对于那些死去的老百姓,自然是心存无奈与愧疚。

要不是内忧外患,加上许多人才不肯为他所用的话,收服西南的进程,也不会这么缓慢。

谁知道,命运给了他一个峰回路转的契机。

而且这个契机细算下来,还是胡惟庸造的孽。

“标儿,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福什么祸什么来着?”

话到嘴边,朱元璋因为太兴奋忘记了。!q_i_x′i^a.o-s!h~u\o`..c,o¢m+

朱标走近上前,神色不喜不悲的回答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对对,咱记着是老子说的,就是太拗口,咱老是说不出来……诶?标儿,你怎么浑身灰扑扑的,像是在地里滚了一圈似的,你昨晚抓‘姐了龟’也不是穿得这身衣服啊。”

离得近了,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好大儿,浑身狼狈的模样,顿时惊讶不已。

“你这是跟谁打架去了?”

“没有,父皇不用担心。”

朱标因为撒谎,眼神心虚地闪烁了几下。

这让朱元璋一下子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标儿,你到底怎么了?”

“父皇,儿臣出了趟宫,经过皇庄的时候,正好碰到李主事想要进宫来,说明玉米生长的情况……”

朱标没有回答父皇的问题,而是先把玉米苗长高的事说了。

“……李主事说,会先按照种植高粱的方法,种植这些玉米,或许能够提高一下它的产量。”

“高粱?”

朱元璋灵光一现,猛地一拍桌子。

“妙啊!咱怎么没想到,这玉米苗长得跟地里的高粱相像呢!”

他记得这高粱也不是大明本地的粮食。

有说是好几千年前的外来物,有说是有了丝绸之路,才传到这片土地上开始种植。

高粱刚传进来的时候,产量也很低,可它不光能吃还能酿酒,有专人挑选试种了数百年,有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手段,才有了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