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南唐伪帝
对于缺粮少药的林镇雄军队而言,这个消息不啻于平地惊雷。¢1/3/x′i`a/o?s/h\u?o`..c?o!m*
林镇雄当即便黑了脸,怒斥对方做事不够厚道。
本来想着好聚好散,大家以后江湖相忘。
但当!
让林镇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如何生气,但却是让他麾下的众人给感受到了背叛和气愤。
许多的将领主动站了出来,抱拳表示他们愿意率领本部军马,前去讨伐、拦截,甚至是充当说客。
各种各样的说法、理由,不一而足。
千言万语汇聚到了一起,那就是一句话概括: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放他离开!
或许也正是因为诸位的声音实在是太大了,让林镇雄误认为这些响应他起事的各地割据的诸侯,都是真心实意甘心为他做事的了。
殊不知,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正是因为如此,当林镇雄出现颓势的时候,这些骑墙派就会第一时间撤出资本、远离风险。
显然,对于骑墙派来说,目前林镇雄已经失去了价值,属于是“不良资产”,所以要尽快抛售。
这个道理林羽清楚,但是其他人……知道得越晚越好!
击鼓传花的游戏,从来都是“花”落谁家谁遭殃。/t^a+y′u¢e/d_u·.·c/o-m-
林镇雄不知道的是,林羽利用镇乱司的外围成员,反向安插了许多的桩子在他的军队当中。
而且,这些桩子的身份都还不低!
而后桩子们利用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不断灌输着“胜者为王败为寇”的理论,强化着他们的认知。
最后,在林镇雄连续两次进攻皇城都失败的情况下,再联想到这个理论。
都不需要桩子们自己出手,这些成员们就会自己开始反思,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支持林镇雄?
况且,在支持林镇雄起事至今,所得到的回报,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很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念叨、去思考。
因为一想,就会发现不对劲。
这些自带干粮,跟着林镇雄起事打天下的诸位大小诸侯、军阀,可都是人精。
但凡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番,便能捋清自己跟随林镇雄南征北战这些年,究竟是赚是亏。
如果赚了,赚了多少?
要是亏了,又亏了几何?
这已经不是问心局了,这是诛心局!
林镇雄当年夸下的海口,没有一处兑现的。
而他所说的荣华富贵,更是连影子都没捞着。
从万人敬仰到众叛亲离,所需要的也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而已。{?;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跟林镇雄交锋了这么多次,唯有这一次,才是林羽的最终杀招。
用内部瓦解的方式,消灭他。
而什么样的方式最容易内部瓦解?
粮食。
林羽之所以会北上脂米县,又命周本初前去整顿、连接五大粮县,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将粮食攥在自己的手里。
女帝方面得到的粮商支持数量越多,国库积蓄的粮食总量也就越多。
此消彼长之下,林镇雄所能募集到的粮食,自然也就只会越来越少。
他先前所谓的“临渊驱鱼”之计,其实就是“吃绝户”。
刻意制造大量的流民、难民,蜂拥到皇城里,去拖垮女帝的粮食储备。
虽然两军对垒,兵法无所不用其极。
但要是太过残忍、太过没人性,还是会被史书记载、被众人所唾弃的。
而林镇雄的“吃绝户”如果没有成功,那就很能让人唾弃了。
最终在林羽的聪明才智之下,被轻松化解。
于是,舆论的压力就来到了林镇雄的身上。
此时林镇雄眉头紧锁,心中颇为烦闷。
“军师还是托病不出么?”
林镇雄沉声问道。
距离军师闭门谢客,已经过去十多天了。
这些日子里,不管林镇雄如何盛情邀请,军师始终都将自己关在那爿小小的军帐之中,从不外出。
只是每天在天色将明之时,派遣女仆外出倒水、浆洗。
林镇雄终于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妥。
他下意识起身,只身前往了军师所在的帐篷。
侧耳聆听,帐中却没有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