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摇摇头:"不,我去。你留下照顾伤员,组织老乡转移。"他转身对通讯兵说:"立即给总部发电,请求新一团和新二团策应!"
队伍连夜出发。战士们虽然疲惫,但听说要保卫医院,个个打起精神。山路崎岖,不时有人摔倒,但立刻就会被战友拉起来继续前进。
黎明时分,队伍赶到了陈家峪外围。侦察兵报告,日军一个大队己经完成包围,正在准备进攻。
李云龙观察地形后,制定了大胆的计划:"张大彪,你带一营从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和尚,你带特务连摸进村子,组织伤员转移。我带二营绕到鬼子后面,给他们来个惊喜!"
战斗在晨雾中打响。张大彪的一营率先发起进攻,密集的枪声立刻吸引了日军主力。与此同时,魏和尚带着二十多名精锐战士,借着雾气的掩护,悄悄摸进了村子。
医院里,医护人员正在紧急转移伤员。看到八路军来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魏和尚背起一个重伤员,对其他战士说:"能走的扶着走,不能走的背着走,一个都不能落下!"
村外,李云龙带领的二营己经迂回到日军后方。看到村里升起绿色信号弹,知道伤员己经开始转移,立即下令进攻。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二营的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日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但很快,训练有素的日军就分兵应对,双方陷入胶着。
战斗最激烈时,远处突然传来熟悉的军号声。李云龙精神一振:"是我们的援军!"
新一团和新二团及时赶到,从侧翼发起猛攻。日军见势不妙,仓皇撤退。此战歼敌一百五十余人,成功保住了后方医院。
战后总结会上,李云龙却高兴不起来。他看着伤亡名单,拳头攥得咯吱作响:"这一仗虽然赢了,但代价太大。"
赵刚拍拍他的肩膀:"至少保住了医院和伤员。"
就在这时,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报告!总部急电!"
李云龙接过电报,脸色骤变:"鬼子要对整个晋西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
会议室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来临。
李云龙站起身,目光坚定:"传我命令,全团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通知各村民兵队,做好坚壁清野准备。这一仗,我们要让鬼子知道,晋西北是谁的地盘!"
接下来的日子,独立团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战士们加固工事,囤积弹药,训练新兵。老乡们也没闲着,有人赶制军鞋,有人烙大饼,连孩子们都帮着站岗放哨。
这天傍晚,李云龙正在检查防御工事,魏和尚兴冲冲地跑来:"团长!兵工厂送来新武器了!"
院子里,十几个木箱整齐摆放。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边区造"步枪和手榴弹。最让李云龙惊喜的是,还有两挺轻机枪和五箱子弹。
"好东西啊!"李云龙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机枪,"这下腰杆更硬了!"
第二天拂晓,侦察兵报告:日军大部队己经出动,正向根据地逼近!
李云龙立即命令全团进入战斗位置。按照预定计划,独立团将在黑虎岭一线阻击日军,为总部机关和群众转移争取时间。
黑虎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士们连夜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埋设了地雷,布置了交叉火力网。
上午十时许,日军先头部队出现了。打头的是十几辆摩托车,后面跟着长长的步兵队伍,钢盔和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沉住气。"李云龙低声命令,"等他们全部进入雷区再打。"
日军小心翼翼地前进。突然,一声巨响,领头的一辆摩托车触雷爆炸。顿时,埋伏在两侧的八路军同时开火。机枪、步枪、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狭窄的山路瞬间变成死亡陷阱。
日军指挥官很快组织反击。火炮开始轰击八路军阵地,步兵在机枪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隐蔽!"李云龙大喊。炮弹在阵地周围爆炸,掀起漫天尘土。一个年轻战士被弹片击中,鲜血顿时染红了胸前的军装。
"卫生员!"张大彪一把拽过伤员,交给赶来的医护兵。转身又投入战斗。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日军发起了七次冲锋,都被打退了。山坡上堆满了鬼子的尸体,但独立团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夜幕降临时,李云龙清点人数,己经减员三分之一。
"团长,弹药不多了。"张大彪报告道,他的左臂被子弹擦伤,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
李云龙看了看表:"再坚持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