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白:“第三次北伐,在元嘉二十九年。·s*h\u!y^o·u¨k¨a\n~.~c`o?m^这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弑杀,北魏陷入短暂内乱,首到十月拓跋濬继位,政局才逐渐稳定。”
“刘义隆认为这是北伐报仇雪恨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称‘虏虐政横行,人神共愤,今不乘机,后将何及’,决心再次北伐。这次同样也是遭到了大臣的反对,但刘义隆是谁啊?没有耳朵的,他就不听。”
“据上次北伐失败,只过了两年。刘宋尚未从创伤中恢复,兵力、粮草储备严重不足。刘义隆下令青、冀、徐、豫、兖五州开始征兵,甚至征发王公贵族,让他们献军费。”
“刘义隆分东西两路北伐,总兵力约十万。西路军沈法系攻克陕城,杀北魏守将,进逼潼关。东路张永,围攻碻磝,但因为城池险固,久攻不下。刘康祖进兵到滑台附近,遇到北魏军小股部队袭扰,没有形成有效攻势。”
刘裕:“服了,又是输了!”
“北魏拓跋濬继位后,迅速平定内乱,派征西将军皮豹子、征南将军慕容白曜等率军反击。刘宋西路军在潼关遭到北魏军主力攻击,还是因为后援不足,被迫放弃陕城,退守弘农。!幻*想′姬, ?追!最.新¨章\节¨”
“东路攻打碻磝时,北魏军掘开黄河堤坝,放水浇灌刘宋营地,士兵有跟多都被淹死了。东路张永被迫焚烧攻城器械撤退,刘康祖军见东路溃败,也放弃进攻滑台,向南撤军。”
“北魏军趁势追击,东路军在撤退途中损失惨重,器械资粮再次被北魏缴获。北魏军虽然未深入刘宋腹地,但沿边州郡再次遭劫掠,百姓死伤无数。”
“这失败原因,跟前面一样,显然刘义隆并没有吸取前两次失败的教训,依然我行我素,总是忽略北魏的实力。南北对峙也从‘刘宋主动北伐’转变为‘北魏频繁南侵’。”
宋·赵祯:真的是‘元嘉草草’,徒劳无获!
唐·杜如晦:人家有收获的,国力越来越弱了。
明·李文忠:哈哈,这是真‘收获’。
秦·嬴政:那要是这么说的话,确实有收获。对北魏来说,他们知道南边的刘宋是个什么实力了。
刘宋·刘义隆:不是..北魏怎么那么强,每次都能赢我们!
刘裕:“朕都跟你说了!让你倒干净脑子里的水!跟你有很大的关系!你tmd遥控指挥什么?你是将军吗?还小看北魏,总是想趁着他们内乱的时候攻打,也不探查一下虚实,就这么雄赳赳的上阵了!”
刘宋:刘义隆:唉,爹我知道了,这次真的!真的吸取教训!这次北伐一定好好筹备。+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唐·李世民:三次北伐结束,就到了刘宋文帝走了的时间。
刘宋·刘义隆:啊?!这么快吗?肯定是北伐之事气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就一病不起了!
隋·杨坚:确实是被气的,不过不是因为北伐。
唐·李渊:跟刘义隆比起来,我幸福多了。我的二凤都变得懂事多了!
明·朱元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吗?自己满意了。
刘裕:“二凤的爹觉得比刘义隆幸福?”
唐·李渊:咳咳!首先,我不叫二凤的爹,我叫李渊!
刘宋·刘义隆:朕cao!是朕以后的太子?是被他首接气死了!
刘裕:“你的脑子真的...有点问题!你tm的忘了玄武门之变,李渊是被二凤软禁了吗?他觉的自己这样跟你比还算幸福,你tm的很大可能是被你的太子杀了吧!”
宋·赵匡胤:寄奴聪明!
刘宋·刘义隆:啊!可恨!居然敢弑父!谁!朕要亲手把他掐死!不会是刘劭吧?
徐白:“没错,就是你的好大儿刘劭杀的。”
汉·刘秀:天呐,弑父啊,不敢想像!朕第一次听到弑父还是在安史之乱,安庆绪杀安禄山,可他们是胡人,没有礼法。你们可是汉人啊!
汉·刘彻:我们可是以孝治天下的!
刘裕:“朕真是服了,刘义隆!你是干了什么事情,逼你儿子造反了!”
徐白:“寄奴啊,跟他虽然有关,但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他儿子。刘劭的母亲是袁皇后,袁皇后因为不满刘义隆宠爱潘淑妃,怨恨成疾,病逝了。刘劭就把这个怨恨,转移到了潘淑妃和她的儿子始兴王刘濬的身上。”
“刘濬本人知道和太子结怨对自己没有好处,于是就对刘劭百般逢迎,最终和刘劭从冤家发展成了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