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丽质:他们都被贬官了,怎么感觉过的还挺潇洒的,写了介么长的文章!我阿耶!让我背!啊!
汉?刘盈:我也是啊,我阿母也让我学!
明?朱雄英:安慰一下你们吧,我早就己经看过了!
唐?长孙皇后:丽质啊,不要急躁,你看,大家都是一样的。
唐?李丽质:奥,那女儿心里还好受点了。
“人家大文豪们出去玩写的游记都能让人膜拜,我出去玩只会拍照片,然后说句‘卧槽怎么这么漂亮’!”
宋?欧阳修:多看几篇,说不定就会写了。
清?孙洙: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怎么说呢?吟诗是会了,就是背的太多就容易搞混,比如在滕王阁背文免门票的时候,背成岳阳楼记还不自知。”
“还有,背书的时候,会背成混搭风。”
清?孙洙:还会这样?
“会,比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三国?刘备:这....怎么有种在夸朕死的好感觉,朕死了第二年就政通人和!
宋?范仲淹:明明开头是庆历西年春!!
“还有呢,李白和杜甫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倚杖自叹息’,是不是对仗很工整?”
唐朝某学子:真的有点合适啊,仰天大笑出门去原本的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秦?嬴政:这是因为出门笑声太大被人打了一顿,只能回家叹气了吗?
汉?刘彻:别说,还真的感觉像是同一首诗!不行!不能搞混了!
“这只是几个例子,还有很多混搭,都特别搞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沛公也!”
汉?刘邦:朕cao!!想干什么?
“还有‘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杨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垂死病中惊坐起,扶摇首上九万里’,‘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原作者们:啊!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