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孔有德不仅积极参与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对各地抗清斗争血腥镇压。·y,p/x?s+w\.,n\e_t~为了攻打南明政权,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让他驻守广西,很快他便将广西几乎全境拿下。南明重臣张同敞和靖江王朱亨歅等人被他俘虏后,更是被他残忍处死。后败在南明李定国的手上。
他加官进爵后为了显摆,专门去了一趟山东曲阜,想以孔子后裔祭拜孔庙孔林。但是他的汉奸行为,早就让孔氏宗人认为他有辱孔家门楣。所以当孔有德表示想要入孔庙祭拜时,孔氏宗人紧闭大门,并对他大声叱骂。另外,由于孔氏家族不承认他,所以孔家家谱里面也没有他的名字。”
汉·孔光:孔家没有这种背主求荣之人!
唐·孔颖达:没错!
宋·孔宗翰: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姓孔!孔圣人若是还在世,定不会饶过此人。
毛文龙:“你看到了吗?你们孔家人都不认你了。”
“将军!我都是为了你啊,要不是为将军抱不平,我也不会去投奔孙元化!”
“我让你投降后金了?还是我让你去杀大明百姓了?”
“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怪不得别人。?完′本,神*站* *首,发*还说是为本将军抱不平,那怎么就你投降了,没见别人去?”
明·毛文龙:陛下!此人如何处置?
朱由检:“投敌叛国,军法处置!该杀的杀,在抄了他的家。”
“孔家嘛,正常,每次朝代更迭之际,孔家都是滑跪最快的那个。孔胤植,天启二年衍圣公,天启七年,加太子太保;崇祯三年,晋太子太傅。崇祯十七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孔胤植上《初进表文》 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顺治二年,朝廷颁布剃发令,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
秦·扶苏:孔子后人!儒学大家!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扶苏三观己碎,本以为儒家只是不适合治国,没想到儒家代表,孔圣人的后代会做此等恶事,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朕的有必要在学了吗?
“淳于先生,儒家真的如此不堪入目吗?淳于先生?”
淳于越没有理会,扶苏使劲摇了摇,发现原来淳于越己经被气晕了。
汉·刘彻:滑跪?
“投降啊,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孔家,孔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地位,才不管上面做的是谁,只要谁能保住他们衍圣公的名号,谁就是皇帝。¨齐_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更可恨的是,在特殊时期,还滑跪了八嘎!”
“所以有句话叫‘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一般也就把孔子和孔家分开来说。”
明·朱元璋:可恶,咱就看这孔家不顺眼,居然还投降了八嘎!就是八嘎导致华夏大地那么多年的战乱!他们居然向民族仇人投降!
清·玄烨:朕也是没想到,居然没骨气到这种地步!
清·胤禛:投降八嘎就是跟我们华夏所有人作对!
唐·李世民:朕想知道,他们都在那些个朝代滑跪了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也就首线上升。汉元帝时期,孔子的第十二代孙孔霸被封为 “关内侯”,获赐食邑八百户、黄金二百斤以及宅第一区,且准许世袭。汉平帝时,食邑增至二千户。
从这个时候起,孔家拥有了与身份地位相符的物质基础,生活开始向达官贵人的标准靠拢。而且,由于孔氏家族肩负着祭祀孔子的重任,各级官员时常前来曲阜祭祀,家族用于祭祀、接待的宴饮活动日益频繁,规模不断扩大,规格逐步提升。”
汉·刘彻:朕突然就觉得仲卿的关内侯的封号脏了。
卫青:....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总不能自己开口让陛下换个吧,等再有了战功,换封号应该就顺理成章了。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家的优待远不如从前。孔子西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没有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后梁乾化三年,原本为孔家仆役后代的孔末,眼见时局混乱,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
他伙同匪徒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族人杀害,最后还到泗水杀了孔光嗣,夺其家产,取代其位,主孔子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
唐·孔颖达:家有恶贼,姑息养奸!!引...引狼入室!
唐·李世民:这才哪到哪啊,还没开始修降表呢,你就被气成这样
唐·孔颖达:陛下!臣对陛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