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担心议和会遭到指责,有损自己的声誉;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同时解决内忧外患,结果导致明朝在两线作战中顾此失彼,最终陷入了绝境。
你准备对起义军采取招安措施,但当他们势力壮大了你又改变策略去镇压了,导致起义军对朝廷失去信任。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都打到北京了,他想让你给他封个王,你可以暂时答应,到时候整编李自成的起义军去打皇太极,但是你犹犹豫豫,最后人家李自成不干了,掀了桌子。
战况焦灼,你想南迁,又担心放弃北京会有骂名,又想守住北京,首到最后两头都没落着,去了歪脖子树自挂东南枝了。”
“你知道李自成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朱由检:“农民起义的领袖,应该是我大明的一个普通百姓。”
“他是你们银川驿站的一名驿卒,你为了节省开支,裁撤驿站冗员,李自成就失业了,没有收入来源,社会又动荡不安。崇祯二年,就参加起义了。如果他没有失业,能有钱养活自己,说不定就不会走上这条路。”
“毕竟老百姓的愿望只要能够过日子就行,朝廷政策变来变去,土地兼并严重,底层百姓的生活乱套了,然后你还增加农民赋税,这不就是把刀架在人家脖子上,逼人家反吗?”
明?朱元璋:这个感觉怎的如此熟悉?
明?马皇后:这跟元末的情景很像...
“朱明王朝不就是这么起家的吗?如果洪武陛下是明末的一名普通百姓,估计也和李自成一样了。”
朱元璋:说不定真的,要是咱遇上这种朝廷,不反了才怪!不对,咱为什么要反咱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