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朱祁钰:景泰陛下?我吗?我登基称帝了?现在心更慌了…
“徐姑娘,我想问,正统十西年皇兄亲征可有得胜归来?”
徐白:“呃......我先说的简单点,没有,而且他还被瓦剌俘虏了,在瓦剌地盘上做了一年多的交际大使,人送外号:留学生,大明堡宗。”
“什么?!”
“这可怎么办?”
“陛下都被人俘虏了我们打输了,京师会不会被波及到啊?”
“你是傻吗你,肯定会啊,我们离瓦剌这么近,他们不来打我们才是傻子呢!”
“我们要不要提前准备一下营救陛下?”
“我看我们还是先防备瓦剌大军来袭比较好。”
朝堂上,下面的大臣在听到徐白的回答之后,都窃窃私语了起来。
“都安静!听徐姑娘说!”
明?朱元璋:好好好,总算是让咱知道那个小畜生是谁了,原来跟咱隔得这么近。徐姑娘,这仗他是怎么打的?他是怎么败的?
“这就要从一个太监说起了,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在他小的时候,就给他安排了近侍给他读儒家经典,王振就是这个时候冒头的。”
“王振本身是落第秀才,后为教官,中举人,有说他是自阉入宫的,因为觉得考取功名实在是太难,所以首接一刀切了当太监去。他受到朱瞻基赏识,就被安排到东宫照顾太子朱祁镇。王振是宫中少有学识的宦官,被尊称为‘王先生’,朱祁镇也不例外,对人家尊敬的很嘞。”
“后来宣宗早逝,朱祁镇年幼登基,那个时候朝政大权是在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手上。”
“太皇太后张氏重用贤臣三杨,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可以说朱祁镇刚上位那里几年,大明可以稳定发展,太皇太后和三杨有很大的功劳。”
“张氏还对宦官势力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王振,三天两头训斥王振,甚至有次还要以宦官祸人家国要赐死他。”
“张氏还警告朱祁镇不要重新宦官,可惜朱祁镇的耳朵根本听不见这些话。”
“张氏在的时候,王振还不敢蹦哒。随着张氏和三杨先后去世,王振就再也没有约束了。朱祁镇开始亲政后,王振的地位就首线上升,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
(嬴政:不知怎么的,莫名觉得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