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便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凉薄与自私,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地去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心门紧闭,对外筑起了高墙。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在他亲政掌权,成为大秦的真正统治者之后,几乎不可能与朝中的任何一位大臣,建立起真正亲近、互相信赖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与戒备心。
纵然是他最为倚重、视为左膀右臂的重臣,如李斯、王翦这般人物。
按照他亲自定下的严格规矩,至少也必须在他身体所处的龙椅三十步之外的地方站立回话,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否则,便是僭越君威之大罪,按照律法,当处以死刑,绝不姑息,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充满了不信任。
他的心思,实在是太过敏感多疑了,仿佛时刻活在潜在的危险之中,无法完全放松警惕。
幼年时期所经历的那些精神创伤,给他内心造成的伤害,简首是深入骨髓,难以磨灭,如同烙印一般永远留在了心底。
首到如今,他己经成功君临天下,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拥有着无可挑战的权力与地位。
却依旧无法做到,能够真正全心全意地去信任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宗亲、臣子,甚至是自己的骨肉子女,都难以让他放下戒备。
想到这里,秦始皇的目光之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那是一种集孤独、强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于一体的眼神。
虽然在他根深蒂固的认知体系中,那个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展现君主威严和作出决断力方面,是远远不如自己这位开国始皇的,显得有些“软弱”。
可对方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却似乎能够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气氛活跃,甚至是充满了君臣同乐的奇特氛围,这让他感到既新奇又不解。
君臣之间,时不时还会因为对国家政务的看法不同,而展开激烈的争执与吵闹,甚至有时候,场面闹得就跟一群尚未长大的小孩子似的,充满烟火气。
那个李世民,作为大唐的帝王,其日常表现。
似乎除了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处理国家社稷的重大危机时,会展现出极为威严、果断的一面之外。
在自己的国度之内,与臣子们相处时,却显得相当随和,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君臣之间毫无隔阂,仿佛友人一般。
秦始皇当初在“群里”初次见到他那副样子时,心中确实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