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能听万物心声。
做主播的时候,他用这能力去讨好富婆,哄她们打赏。
只可惜,这能力没让他变富。
哄富婆不光要走心,还要走肾。
陈阳没有铝合金腰子,反而整个身体被掏空。
既然能力还在,他便走到黄狗面前,集中精神。
“大黄,你刚才说有野鸭?”
“汪!”
黄狗很惊讶。
主人是怎么知道,它刚才想吃野鸭肉的?
陈阳的脑海里,又传来黄狗的声音。
“主人,野鸭在靠山湖西边的苇子荡里,有三、四只呢。”
陈阳听清了,兴奋了。
野鸭数量不多。
可它们会找食物多的地方栖息!
冬天湖面结冰,岸边的芦苇荡,却不会完全冻上。
芦苇年年枯萎,堆积在岸边,便形成厚厚的腐殖泥。
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就会散发大量热能,水温升高,就不会结冰。
野鸭子栖息这儿,也就说明,这片苇子荡没有结冰,水里很可能还有鱼!
冬天的大板鲫,就爱躲在芦苇荡里!
陈阳兴奋的走向柴房。
“大黄,抄家伙!咱们捕鱼抓鸭去!”
大黄激动地站起来。
主人能听懂狗话了,狗子很开心。
柴房的墙角,放着一堆破渔网、旧蓑衣、麻线、鱼钩……都是苏老头生前留下的东西。
渔网破了,鱼钩也生了锈。
但没关系!
陈阳捡起鱼钩,转身往村东头走去。
脚上草鞋,踩在铺了冰碴子的路上,咯吱直响。
村西是穷人住的地方,有钱人住在村东,仓中有积粮。
陈阳来到村东的一间瓦屋前,抬头招呼。
“大伯,我借个鱼篓。”
“是大郎啊?”对方是他亲大伯,正在弯腰喂鸡,“自己拿去。”
陈阳走进院子,取下挂在墙上的鱼篓。
这种老式鱼篓,由竹片编成,口小肚大,鱼进去了就很难出来。
“大伯,再借半盆麦麸面……”
话未说完,忽然,一个妇人从屋里冲出来,劈手夺下鱼篓。
“陈大郎,你占便宜占到你大伯头上了?”
陈阳一眼认出,对方是大伯娘李金桂,忙道。
“大伯娘,我借鱼篓捉鱼。”
李金桂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呸,湖都冻上了,还抓什么鱼?你好吃懒做,分明就是想骗我家的东西。”
这时,大伯直起身。
“大郎,我家没有麦麸面,你上别处借去吧。”
陈阳看着他刚倒进鸡食盆里的小半碗麦麸面,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大伯皱皱眉。
“大郎,你堂哥昨儿读完义学回村,亲朋好友都来道贺,就你没来。”
“一点礼数都不懂!唉,我们陈家,就数你最没出息。”
语气透着失望。
陈阳默然。
昨天他成亲,特意买了平日舍不得吃的酒肉,邀请亲友们来吃喜宴。
可陈家二十几口人,一个都没来,只来了几个帮忙的邻居。
原来,亲戚们全跑到大伯这儿,给堂兄道贺来了。
忽然,一道凶狠的声音打破平静。
“陈阳,你竟敢短我的钱!”
一听这声音,陈阳便心中一跳。
昨儿“他”在杨屠夫那里买酒肉,故意少给了三文钱!
现在杨屠夫的婆娘,来要债了!
李金桂顿时大叫。
“好啊,陈大郎!难怪你一大早就来骗我家的东西,原来是欠了钱!”
“我们跟你可不是一家人,别想让大伯帮你还钱。”
说完,面向杨婶。
“杨婶,他欠钱,不关我家的事!你让他把褐袍脱下来,拿去抵债。”
陈阳一听便火了!
麻葛布做的褐袍,是穷人的御寒衣物。
他就这么一件冬衣,要是脱了,岂不是要冻死?
李金桂为了怕麻烦,竟然不顾他冻死,挑唆杨婶,拿他的袍子抵债!
正要开口,脑子里忽然传来李金桂的声音。
“就让杨婶,拿走陈阳的袍子,他要是冻死,苏家那两间房,可就归我喽!”
陈阳屏住呼吸。
精神紧张之下,他竟然听见了李金桂的心声。
他爹娘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