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赵桓说道:“父皇不去,有些不合适,否则天下人,会说朕苛待父皇。”
太子却在此时,连忙上前挽着赵佶的手臂,撒娇道:“皇祖父,您就去吧。这样的大场合,也是百年难得一见。您去了,坊间才没有议论。否则您不去,岂不是让坊间的人议论,说皇祖父心虚一样。”
赵佶也仔细的想了想。
去了,没什么。
不去,似乎真会被人议论,他赵佶可不怕议论,更不会心虚。不管怎么说,皇帝是他的儿子,难道这不是他的功劳?
列祖列宗中,谁有他的儿子能干?
赵佶最会自我安慰,很快调整好心态,点头道:“罢了,朕给乖孙一个面子。走吧,回朝中和所有人去太庙。”
赵桓看着赵佶的姿态,没有再刺激赵佶。
如果多刺激几句话,赵佶撂挑子不去,反而很是麻烦。赵佶是太上皇,亲自去太庙祭祀祖宗,才能彰显赵桓这个皇帝是孝顺太上皇的。
知情的人,知道赵佶意图夺权,赵佶和赵桓父子有疙瘩的事情。
不知情的人,却不清楚。
现在一起亮相,就显得父慈子孝,不会留下任何纰漏。
赵桓带着更衣后的赵佶和太子回了垂拱殿。
没过多久,李纲、宗泽、徐处仁和吴敏,以及枢密使种师道都来了。今天的种师道,气色好了些,手中拄着拐杖,这是特许的。
几人站定后向赵桓行礼,说文武百官都已经在紫宸殿就位,可以去太庙祭祖。
赵桓带着太上皇和太子出了垂拱殿,一路来到百官聚集的紫宸殿,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先一步往外走。
赵桓刚走几步却停下,目光落在从四品队伍中,略微低头的秦桧身上,沉声道:“秦桧,抬起头来。”
秦桧神情很是尴尬,抬起头道:“陛下。”
赵桓一脸好奇神色,问道:“你是从四品的右谏议大夫,怎么会留下满脸的抓痕?而且这不像被男人打的,是被女人抓的,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