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寒风像刀子般割着脸。卫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齐膝深的雪地里,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上结霜。身后十名特战队员排成一列,用绳索相连,防止有人在暴风雪中走散。
"卫团长!"队尾的通讯员小王踉跄着追上来,"李师长来电,问我们位置!"
卫国抹去望远镜上的冰碴,对照地图辨认方向。能见度不足十米,远处连绵的山峰完全被雪幕遮蔽。自从三天前从驻地出发,这场暴雪就没停过。
"告诉李师长,我们距目标还有二十里。"卫国嘶哑着嗓子说,"但风雪太大,至少还要一天。"
小王刚要打开电台,一阵狂风袭来,差点把他卷倒。天线上的冰凌断裂,电台发出刺耳的杂音。
"算了,等到了前边山谷再练系。"卫国拍拍通讯员肩膀,"让大家原地休息十分钟。"
战士们挤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下避风。机枪手老赵从怀里掏出冻硬的窝头,掰成小块分给大家。卫国接过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含在嘴里等它软化。口腔的热度融化了冰碴,混合着沙砾的粗粮散发出微弱的甜味。
"小孙不行了..."卫生员小张从队尾跑来报告,"脚冻黑了,走不动。"
卫国急忙过去查看。年仅十九岁的小孙靠在石头上,脸色惨白如雪。脱掉他的毡靴,双脚己经发紫肿胀,趾甲缝里渗着黑血——严重冻伤,再不处理就得截肢。
"做个雪橇,拖着他走。"卫国下令。
"不...不用了..."小孙虚弱地摇头,"给我留颗手榴弹...你们先走..."
"放屁!"卫国厉声喝止,"八路军从不丢下战友!"
战士们用树枝和绑腿做了简易雪橇,把小孙放上去。队伍继续前进,速度却慢了许多。卫国走在最前面开路,积雪常常没过膝盖,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体力。
黄昏时分,暴雪稍歇。远处出现一片黑松林,按照地图,那里应该有个猎人小屋。卫国派两名战士前去侦查,其他人原地警戒。
"团长,你看这个。"刘猛从雪地里挖出个东西——一枚弹壳,还很新。
卫国接过弹壳,心头一紧。这是倭寇制式步枪的弹壳,而且被雪掩埋不超过两天!附近有倭寇活动!
"准备战斗!"卫国低声命令。战士们立即散开警戒,拉动枪栓的声音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清脆。
侦察的战士很快回来,脸色异常难看:"小屋里有...有死人..."
猎人小屋的门大敞着,门口雪地上满是凌乱的脚印和黑褐色的血迹。推开门,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三具尸体横陈在屋内——一对老年夫妇和个年轻女子,看样子是一家人。老人胸口插着猎刀,女子衣衫不整,显然死前遭受过凌辱。
"畜生!"刘猛一拳砸在墙上,"投降了还作恶!"
卫国蹲下身检查尸体:"死了不到两天。"他指向女子脖颈处的针眼,"看这个,和黑石村受害者一样。"
墙角有个翻倒的摇篮,里面的婴儿不见了。地上散落着几个空罐头和烟头,都是倭寇军用物资。最令人不安的是,雪地里有一串小脚印延伸向树林深处...
"有人活着!"卫国立即带人追踪脚印。百米外的树洞里,他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婴儿和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男孩双腿冻伤,怀里却紧紧抱着婴儿,用体温为小家伙取暖。
"别怕,我们是八路军。"卫国脱下棉衣裹住两个孩子。男孩虚弱地指向东北方向:"倭寇...往那边走了...带着铁球..."
"铁球?"卫国心头一震,"是不是这么大的金属球?"他比划着毒气散布器的大小。
男孩点点头:"他们杀了爹娘和姐姐...说要用孩子做实验..."说着昏了过去。
卫生员立即抢救两个孩子。卫国召集队员:"倭寇就在前面,带着毒气武器,可能还有俘虏。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小孙怎么办?"刘猛问。
卫国看着奄奄一息的小孙,陷入两难。带着伤员追击会影响速度,留下又...
"团长...把我留在这吧..."小孙虚弱地说,"我守着孩子...等你们回来..."
最终决定留下卫生员和一名战士照顾伤员和孩子,其余八人轻装前进。临行前,小孙把所有的弹药都给了战友:"多杀几个畜生..."
夜幕降临,雪又下了起来。借助夜色掩护,小队沿着倭寇留下的踪迹疾行。凌晨时分,走在最前面的侦察兵突然举手示意停止——前方山坡上有微弱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