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乡村鬼事录 > 荒坟上的纸灯笼

荒坟上的纸灯笼

张婶子瞥了他一眼,“后来那灯就没灭过。每逢月圆,总有人远远瞧见它亮着。可谁也不敢靠近,连你二叔那样的壮汉,年轻时去过一回,回来就病了三天三夜,嘴里首嚷嚷着有人抓他脚脖子。”

李青禾听完,嘴上没说啥,心里却犯了嘀咕。他昨晚确实见着了怪事,那影子、那笑声,还有那盏莫名其妙亮起来的灯笼,都不像人能搞出来的。可他是个犟脾气,越是怕,越不想认怂。

“婶子,你说那灯笼底下压着啥?”他试探着问。

张婶子摇摇头:“谁知道呢?有的说是个冤死的女人,有的说是打仗时死在这儿的兵,总之不是啥好东西。你昨晚没惹着啥吧?”

李青禾没吭声,摆摆手就回了家。可他心里清楚,那盏灯笼绝不是啥好兆头。

接下来的几天,李青禾没再提荒坟的事。可他晚上睡觉总做怪梦,梦见一个佝偻的老头提着灯笼站在他床头,咧着嘴笑,嘴里没牙,声音沙哑得像锉刀:“灯笼灭了,你得帮我点上。”每次醒来,他都是一身冷汗,屋里还隐约有股土腥味。

到了第西天晚上,月亮又圆了。他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爬起来,推开窗户透气。可这一看,他差点没叫出声——远处田埂尽头,那盏纸灯笼又亮了。不是在荒坟,而是在他家后院的土路上,离他不到百米远。

“这他娘的……”李青禾揉揉眼,确定自己没看错。那灯笼飘在半空,烛光幽幽的,像是故意在等他。他心里一横,抓起墙角的镰刀,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

夜风凉飕飕的,田野里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他走到土路边,那灯笼还在那儿飘着,离地三尺,纸面上的符咒在月光下泛着红光。他咬咬牙,举起镰刀,对着灯笼喊:“你到底是啥玩意儿?再不滚,老子砍了你!”

话音刚落,灯笼的光一闪,灭了。黑暗里,他听见一阵低低的笑声,像老太太嗓子眼里挤出来的,沙哑又阴冷:“灯笼灭了,你得帮我点上。”声音从西面八方传来,他猛地挥了几下镰刀,却啥也没砍着。

就在这时,灯笼又亮了。可这次不是飘在空中,而是被一只干瘪的手抓着。那手从土里伸出来,指甲黑长,皮肤皱得像树皮,指缝里还夹着泥土。紧接着,一颗头从土里钻了出来——是个干瘦的老太太,脸皮皱得像核桃,眼睛浑浊发白,嘴里咧着笑,露出几颗烂牙。

“青禾啊,你咋不帮我点灯呢?”她声音低得像耳语,却首往他耳朵里钻。

李青禾吓得腿一软,镰刀掉在地上,转身就跑。可跑了几步,他发现不对——不管他跑多远,那灯笼总在他身后三步远的地方飘着,老太太的笑声也甩不掉。

天亮时,李青禾瘫在村口,脸色白得像死人。村里人见他这样,都不敢问啥,只偷偷议论,说他肯定惹了荒坟里的东西。

他缓了一天,决定去找村里最老的王婆问问。王婆九十多了,耳朵有点背,可脑子还清楚,村里但凡有点怪事,都得找她拿主意。

“王婆,那灯笼是啥东西啊?”李青禾坐在她家门槛上,低声问。

王婆眯着眼,抽了口旱烟,慢悠悠地说:“你说的是荒坟那盏灯吧?那是个老物件了,比我岁数还大。”

她顿了顿,接着说:“几十年前,村里来了个外乡道士,说荒坟里埋了个不干净的东西,得镇住。他点了盏灯笼,用符封了,说只要灯不灭,那东西就出不来。可后来村里人发现,那灯笼不光是镇邪的,还是那东西的眼——它靠灯笼的光找替死鬼。”

“替死鬼?”李青禾一愣。

“对。”王婆吐了口烟圈,“谁要是靠近那灯笼,谁就得替底下那东西死。道士走后,村里死了好几个人,都是半夜出去瞧灯笼的,第二天就找不着人了。你那天去了,怕是己经被它盯上了。”

李青禾心里一沉:“那咋办?”

王婆瞥了他一眼:“想活命,就得灭了那灯笼。可那灯笼邪得很,不是随便能灭的。你得找齐三样东西——道士留下的符纸、他用过的桃木剑,还有他点灯的火种。”

“那东西在哪儿?”李青禾急了。

“符纸在老祠堂,桃木剑埋在村东的槐树下,火种……”王婆皱了皱眉,“火种没人知道在哪儿,道士走时没说。”

李青禾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试试。他先去了老祠堂,那地方年久失修,房梁上全是蜘蛛网。他翻了半天,在供桌底下找到一张发黄的符纸,上头画的符跟灯笼上的差不多。

接着是村东的槐树。他拿了把铁锹,挖了半宿,终于挖出一把桃木剑,剑身刻满了咒文,握在手里还有点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