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明风再起 > 第308章 大同失守

第308章 大同失守

是绝境中的曙光,那么宣府紧随其后的归顺,简直就是将通往北京的金光大道彻底铺到了李自成的脚下!九边重镇,最为要害的大同、宣府,竟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不战而降!李自成狂喜得几乎要手舞足蹈,他端起粗瓷大碗,连饮三碗烧刀子,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让他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好!好一个王承廕!识时务!哈哈哈!传令三军!大同、宣府已降!前路再无阻隔!休整一日,直捣京师!打进北京城,活捉朱由检!”

帐内诸将也被这接踵而至的天降喜讯激得血脉贲张,连日血战的疲惫和宁武关的阴影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牛金星更是红光满面,捻着胡须,连声道:“天命所归!此乃天命所归啊闯王!大同、宣府一降,余者碌碌,皆不足虑矣!”

大同城,这座雄踞北疆、号称“北方锁钥”的九边重镇,此刻正笼罩在一种诡异的风暴前夕。总兵府内,灯火通明。总兵姜镶,这个身材魁梧、面皮黝黑的陕北汉子,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他的亲哥哥姜瑄。姜瑄刚从昌平大狱里捡回一条命,脸上还带着牢狱留下的青黄和戾气。

“大哥,你看这局势……”姜镶压低声音,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上的城防图。地图上代表李自成大军的黑色箭头,已经逼近宁武关,虽伤亡惨重,但那摧枯拉朽的势头,足以让任何明将胆寒。

“还看什么局势?”姜瑄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怨毒和精光,“朱家气数尽了!北京城里那个皇帝小儿,除了会砍大臣脑袋,还会什么?咱们兄弟在这苦寒之地替他卖命,图什么?昌平那鬼地方差点要了我的命!李闯王兵锋所指,势不可挡!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时不降,更待何时?难道要学那周遇吉,给朱家陪葬不成?”

姜镶眼神闪烁,显然被兄长说动,但仍有顾虑:“城中还有卫景瑗那老顽固,还有代王……”

“卫景瑗?哼!”姜瑄嗤笑一声,“一个不识时务的酸儒!交给我!”他凑近姜镶耳边,声音压得更低,一条条毒计吐出,“代王库里的银子、布匹,正好拿来收买军心……离间卫景瑗和代王……永庆王那个病秧子……四门换上咱们的亲兵……” 一条条阴险的计策在密室里发酵,如同毒蛇吐信。

接下来的日子,大同城内暗流汹涌。姜镶以“犒赏三军、激励守城”为名,成功说服代王朱传济打开了府库。白花花的银子和成匹的布帛分发下去,底层军士的怨气稍平,对姜总兵的“慷慨”感激涕零。与此同时,关于巡抚卫景瑗“勾结流寇”、“图谋不轨”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代王府和部分军官中悄然散布。卫景瑗,这位刚直的陕西籍巡抚,试图整顿城防,积极备战,却愕然发现自己处处掣肘,甚至代王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猜忌和冰冷。终于,在一个阴沉的午后,代王府内一声弓弦惊响!一支冷箭从暗处射出,精准地贯穿了正在巡城的卫景瑗的咽喉!这位忠于职守的巡抚捂着喷涌鲜血的脖子,难以置信地瞪着代王府高高的围墙,最终含恨扑倒在冰冷的街石上。永庆王朱彝更是深居简出,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姜镶一人之手。他不动声色地将四座城门守军换成了自己绝对信任的三百亲兵,如同铁钳般牢牢扼住了这座雄关的咽喉。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一,晨雾弥漫。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汐,无声无息地漫涌至大同城下,将这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闯军的布告贴满了城郊村落,“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在饥寒交迫的百姓中口口相传,如同投入干柴的星火。城内的明朝统治者们,还沉浸在卫景瑗“暴毙”的余悸和对姜镶“忠勇”的幻想中,浑然不觉灭顶之灾已至。

大同城有北、东、南三座坚固的附城,易守难攻。而西面,则相对单薄。城西的箭楼上,姜镶按着腰刀,目光冰冷地扫过城外那无边无际的黑色阵营,最后落在西面那片相对平静的区域。他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对身边的心腹李时华低语:“时辰到了,开西城!”

几乎在同时,代王府内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永庆王朱彝在他幽静的寝殿内,被姜镶派去的亲兵乱刀砍杀!与此同时,大同坚固的西城门,在守军惊骇欲绝的目光中,由内而外,发出沉重的“轧轧”声,缓缓洞开!早已等候在外的李自成精锐前锋,发出一片震天的呐喊,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灌入!

城内的大明官员和代王府亲卫们,直到看到街巷中突然出现的、穿着各色袄衣、手持雪亮刀枪的陌生军队,才如梦初醒!户部郎中徐有声、朱家仕等人在混乱中被杀,总兵朱三乐绝望中横刀自刎。代王朱传济惊慌失措地逃回王府,紧闭大门,但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农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