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月子。对了,哪天搬去保定啊?”
“再等个十来天吧。对孕妇来说,在那不如在家舒服。怎么样,孩他奶,你是在家等,还是陪着过去啊?”
何秀娥对儿子时不是的给她换个称呼早就免疫了:“我也寻思呢。按说该过去陪着,可你小子不做人哪,平白给你妈找了一堆麻烦。
我要是去了,还回来吗?陪着娟子和小青去了,再一块回来,那杨柳那我是不是也得去啊?还有小梅那呢?那要是都去了,小青这怎么办?唉,愁死我了。”
“你这也算幸福的烦恼了。那就不去,何老太君就坐镇刘庄了。放心吧,保定那我都安排好了,赵大娘和王娟妈都一块跟着去,让王娟和赵青一块去,一块回来。
合盛山货那边每天挤出一个人来过去跑腿。蛋厂那边正是活少的时候,那边一天也会挤出一个人来过去帮忙。刘华妈、李玲她们也会时常过去。挺热闹的。”
算了算,人是不少了,何秀娥也就放心了:“行,那我就不去了。到生那天我再去,这西个孙子我都得到场。”
说到这儿,何秀娥一拍脑门:“都在那个院生,不会暴露了吧?”
刘铭苦笑道:“暴露啥呀,她们早就都知道了,尽可能别照面就行了。”
何秀娥看着儿子的囧样,哈哈大笑。
是真高兴,去年初还是娘俩抱团取暖,这马上就是一大家子了。
刘铭又跟妈妈说起这一个月来的抢钱大业,拣着可乐的地方大肆渲染,略去所有危险情节,听的妈妈乐不可知。
但她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儿子,你是在急着找钱吗?前段时间小青说你各项都挺赚钱的呀?”
刘铭想了想,决定还是和妈妈提一嘴。
他措了下词说:“妈,咱们娘俩在刘庄安家是为什么,你还记得吧?”
何秀娥说:“不是你说小鬼子会打过来,刘庄会比天津安全吗?”
“是。但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咱们人太多了,我想分几个地方安置,更好点。我老丈人他们去西川就是我撺掇的。一是东北人在河北可能招鬼子惦记,二也是想让他帮咱们去那提前安个窝。
李梅懂日语,我也在催着她学英语。我想让他们娘俩将来和小婵去美国,但钱少了去不成。我还没拿定主意。
杨柳娘家那比咱们这还安全,我想让她和娟子陪我在这。你老和小青我想的是形势一旦不好,就送你们去西川。”
何秀娥头摇的拨浪鼓似的:“我可不去,那么老远的地。我就在这陪我儿子。”
“行,你是咱们家老太君,怎么高兴怎么来。你儿子辛苦挣钱,不就是为了让咱们娘俩怎么高兴怎么活吗?”
不知哪句话让何秀娥想起了之前的不易,眼泪成双入对的掉了下来:“好啊,好啊,我儿子有出息了。我就靠我儿子了。”
看母亲情绪不对,刘铭赶紧转移话题:“唉,老妈,没想过再找一个呀?”
这个转折有点猛,何秀娥没反应过来,明白过来,抄起笤帚就抽过去:“什么话都说,你个臭小子,我打不死你。”
刘铭挨了一下后,坏笑着撤退了。没注意到妈妈红的不象话的脸。
第二天取得了赵青的同意后,去了趟张村,和王娟定好了十天后一块去保定待产。听说是和赵青一块过去,王娟不想去,说这张村的稳婆也挺不错的。但承受不住刘铭的唠叨,也信服了刘铭那句:“为了咱们儿子安全出生,面子什么的有那么重要吗?”
想想本就和赵青心照不宣了,大不了就敬杯茶,死不了人。为了儿子,去就去吧。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第三天下午刘华回刘庄来找大哥拿主意了,他对象怀孕了。
刘铭听了消息有点傻,这还是保守的三十年代吗?原来先上车后买票真的和时代无关哪。
刘铭当即竖起大拇指:“兄弟,你牛,是真牛,你老丈人没想着打折你的腿呀?”
刘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想打来着,我媳妇拦住了。就是得赶紧办事了,这不,就来请哥你帮我出面了。”
“行啊,咱们明天一早就走。你跑一趟,叫孙柱过来吃饭,咱们哥仨也好长时间没聚了。”
刘铭下厨,先为孕妇和母亲准备了晚饭,伺候他们吃完饭,才又准备了两个凉菜,两个热菜,抱出一坛酒,哥仨把酒言欢。
孙柱坐下就放了第一炮,他媳妇也怀孕了。没说的,第一杯,就为哥仨升辈。
聊起那年下午他们哥俩忐忑不安的过来找刘铭,听到从此可以跟着刘铭了,是多么的兴高彩烈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