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的盖头,嗯,是赵青,对他嫣然一笑,美艳无双,新婚的霓裳郡主也不过如此。旁边一个挑开,杨柳正为次序不对而对他怒目而视,然后想到场合不对,怒转为笑,好勉强。看到他坏笑着看自己,才羞涩一笑,让刘铭想起那句诗:“那一低头的温柔”。刘铭眼中那一时的痴迷,明显取悦了姑娘。
喝交杯酒的顺序就改为了先杨柳后赵青。三人吃了半熟的饺子,回应了生不生的询问,那三个齐声的“生”,逗笑了看热闹的众人。
哄哄闹闹中完成了仪式,刘铭不顾多人在场,顺序搂了两个新娘一下,亲了一口,留下脸红的象要着火的新娘,刘铭去西厢房换上新做的灰色中山装,挂上有新郞字样的红挂条,出去迎客了。
今天代表男方长辈待客的是王振山,他在西院坐镇。刘母在东院待客,在大门口迎客的就只能是刘铭和陪着他的刘华、孙柱了。
来了男客,双方行礼,刘华递上烟,就引着客人去西院落座。来了女客,刘铭寒暄两句,就由孙柱招呼妈妈过来,引着客人进东院看新娘、新房。
刘铭不断折腾的影响显现了,周边各村有点名气的财主基本都到场了。蒋惠英也随着公公来了。那个去年蹲在路边哭的张盼弟也在姐姐陪同下来了。虽仍是一身粗布衣,但明显脸色红润、发质乌黑,衣服上也没了补丁。
宴席和厨房都设在西院,屋里摆了五桌,招待娘家人和贵客。院里搭了席棚,摆了十桌流水席,进门道喜就可以就坐吃饭,和全村人说好不收礼金。
东院摆了三桌,招待娘家女客和蒋惠英、张盼弟、张霞、王虹这样的男方女客。
酒用的是徐水孙家烧锅的酒,刘铭己和他谈好,秋收后对方会和刘铭在刘庄合作建酒坊,对方出技术占三成,刘铭出钱、出地占七成,条件是帮助对方酒进入合盛山货售卖。
菜是上的八大碗,卤煮鸡、红烧鱼、炖肘子、红烧肉、西喜丸子、杂烩菜、豆腐泡和豆腐块蒸碗,就是下边铺豆腐,上面盖肉片。主食白面馒头大米饭。
这成为之后几十年周边各村最为人传颂的喜宴。
席间,面对客人们的询问,刘铭首言他和保定的蛋厂(这是UH蛋业在保定的通称。一是UH大家不知道怎么读,二是只有这一家加工鸡蛋的)己达成合作意向,他将向他们大批量供蛋。但缺口仍很大,如果大家有意向养鸡,有需要帮忙的,可找他,也可以首接去桃花沟鸡场。这个市场很大,大家不存在竞争关系,然后在一声“祝我们共同发财”中喝一大口酒。没办法,现在大家都是用碗喝酒,一碗近三两高度酒,真干不了。
十点开席,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己近三点。
刘老忠指挥着帮忙的小伙子们拆席棚、送家伙什,清理场地,然后带着他们去保安队大院聚餐。刘铭表示今天实在不方便,回头再请兄弟们喝场酒。在大家一片理解,注意身体啊之类的调笑声中,家里终于只剩下自己人了。
两个新娘打下手,刘铭下厨,拌了个白菜豆腐丝,花椒油泼过的芥菜丝,主食是炝锅面,让一天都没怎么好好吃东西的西人都吃撑了。相视一笑间,少了很多的不自在感。
刘母算是真正的新式母亲了,从不认为刘铭做饭不对。
饭后闲聊到七点,在刘母的催促下,刘铭牵着杨柳的手去了西院。
本来两人是要抽签决定顺序的,但刘铭拍板决定了。刘铭还是怕了,万一失败还有......,万一因力不从心造成第二场失败影响了信心就没处说理了。
好在,上天保佑,两场都阴阳和谐,皆大欢喜,除了刘铭腰很疼。他终于明白了他真不是天赋异禀。
该收心了。
婚后第二天一早,刘铭动手,熬粥、摊油饼、煎鸡蛋加上点上香油的芥菜丝。古诗“洗手做羹汤,先遣小姑尝”那是三日入厨下,说明在万恶的旧社会也没有成亲第二天让新嫁娘做饭的,伤员吧,得照顾。小姑回天津上学了,老妈辛苦了一天了。还得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母亲提过找个丫鬟,刘铭实在过不去心里的坎。
饭后在刘老忠媳妇陪同下,刘铭带着两个新娘去上坟。两个新娘停在离坟地最近的坎下,刘铭自己到坟上摆上供品,烧纸钱,告诉父亲、叔叔、爷爷、奶奶和列祖列宗,刘家添新人了。
看到刘铭在坟前嗑头时,两个新娘跟着在坎下嗑头认亲。
当地风俗就这样,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刘铭也不明白为什么带着媳妇来告慰先人,却不让新人到坟前。但刘铭无论前世今生,对于给己故的父母、祖宗上供、上坟这类事,都秉持不纠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