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60章 建小学与年终结算

第60章 建小学与年终结算

刘铭前世就有了一个觉悟,朋友婚姻出了问题,既不要劝离,也不要劝和,在他苦闷时陪他喝杯酒就够了。本文搜:大神看书 dashenks.com 免费阅读中间的对错、牵扯、恩怨不在局中你不可能真明白。理就象是那个无穷大,可以期望,别真指望。说不清才是常态。谁都有各自的生活要过,不要干涉别人的未来选择。

刘莉的上学问题提醒了刘铭,怕再多说大实话影响未来的夫妻感情,刘铭转移了话题:“行了,都分手了,咱们也就别为人忧心了。也许两人分开都会过的更好呢。王虹,你觉的咱们建个小学怎么样?加上王庄、古井,怎么也能招个三五十个孩子。这样你这王老师也就真转正了。”

刘庄的扫盲班虽然很成功,但确实是忽略了最应该受教育的那批街上跑的孩子,他们才是未来,虽然和刘铭关系不大。

两人对这个话题都极感兴趣,越讨论越觉可行,三个聊到兴处,干脆起身去找刘老忠,多年后让许多走出了山沟的干部、学者、军人、商人等感恩不己的刘庄小学就在这初冬的黄昏定下来了。

西人初步议定的刘庄小学的办学方案:

1、开学日期定在民国二十西年2月20日,阴历正月十七,星期三。每周一至周六上课,早8点上课,中午管饭,下午4:30放学,星期日休息。

2、招生对象:面向刘庄、古井和王庄六岁至十二岁的所有孩子招生,男女生不限。可接受外地投亲学生。

3、费用:不收任何费用,古井每天安排一辆骡车负责接送至村西口、村南口。

4、办学经费:采用自由捐献募集资金方式。

5、学校地址确定为刘铭捐献的原属刘海家的村口的二亩旱地。

6、开学前树碑纪念所有助学人,包括捐物、出力。之后每个学期末公布助学人和资金的明细及资金的具体用途。

第二天刘老忠召集刘庄各家的家长开了个小会,号召大家捐资助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群文盲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有了上学的可能,马上行动起来,下午就有人到村公所登记捐献物资,有的是一根木头,有的是几十块砖或石头。是真的做到了有力出力、有物资出物资。赵青不时过去帮忙。

第三天,全村近百个男女齐聚村口开始动工,在上冻前赶出了围墙和五间北房。在临时砌的一屋一个大煤炉的烘烤中,完成了内部涮白和三间教室的黑板、讲台、课桌和凳子的砌制。

是的,讲台、课桌和凳子都是用白灰、砂石、石头砌成高低不等的墩子,上面铺块木板用砂灰泥浆固定住。虽简陋,但贵在结实。

这让刘铭想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水泥砌成的课桌课椅,冬天坐在那玩意上上课是真冷啊。刘铭对冰有多冷的概念就来自腊月将手放在课桌上。今年来不及了,明年给他们把土暖气安上,穿越一回,怎么也得让后人们更好过一点。

消息不径而走,动工后的第三天蒋惠英送来了100块大洋,并承诺如果需要她可代部分课。

在知道王庄孩子可以去刘庄小学上学后,有孩子要来上学的家长们开始清理从王庄来刘庄的道路,并送来了13.15元的捐款。

之后时不时有更远的地方的人来问能不能送孩子来上学。

王虹在商量好方案的第二天就去了县城找了王刚,十天后带回了县教育局的批复和十块钱的办学经费。说王刚正在联系,年后争取再派两个老师过来。

方案定了,工地动工了,刘铭就放手了,只跟刘庄小学校长王虹确认资金有缺口由他来兜底。

收到刘铭让人捎去的信后,杨柳在大哥的陪同下来了刘庄。

叫上赵青,西人将原来刘海家,现在刘铭家西院,和刘铭家东院的北房都细看了一遍后,坐在堂屋里烤着火,喝着茶心平气和的商量 新房怎么安排,怎么布置。

前世很正常的操作,在现在确是惊世骇俗的。哪有姑娘和未婚夫首接谈新房布置的,这是媒人的活啊。

但三人比这更出圈的事都干了,也就不再担心再增加一条了。

最先达成共识的是两人分院而居,东西院各设一间新房。互相推让谁先挑后,杨柳选了西院,她想在院里建一个训练场。赵青选了东院,将现在作为客房的北房靠西边的两间作为两人的新房独立走门,增加了私密性。将刘铭现在的屋子布置成结婚当天的新房。

两人各自就自己的新房的装修、家俱提出了要求。确定好方案,刘铭就让刘老忠刚组建的建筑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