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51章 拜访杨家台(三)婚事之杨柳成

第51章 拜访杨家台(三)婚事之杨柳成

的是肉色丝袜,见人未语先笑,但温和的笑容和一身斯文气却掩不住那份英气,有种圣洁不可侵犯的感觉。与站在他身边的壮汉,与这个山村很不协调,但又很协调,很矛盾的一种感觉。

刘铭赶紧行礼:“伯父、伯母,冒昧来访,请多多担待。”

刘母接过刘铭递上来的礼物:“来就好,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以后不许了。快坐。”

宾主在一张大八仙桌旁的官帽椅上落座。这间屋明显还承担着会议室的作用,因为这张桌子能容八个人宽松落座,北墙上是幅上山虎的中堂画,虬劲松枝下一头猛虎抬头望月,寓意步步登高、平安吉祥。东墙上是幅河北省地图,上边有明显的写过字的痕迹,西墙上是幅中国地图。

杨母看刘铭盯着地图看,就笑着说:“你杨伯父不是做护卫商队的生意吗,总得知道从哪到哪啊。”

刘铭笑笑说:“当年我父亲活着时,家里也挂着两张地图。他总说军人最喜欢看的就是地图,我想伯父应该也有这种军人的情节吧?”

杨父明显有所意动:“我们那会可没有这么好的地图。都是长官让去哪去哪,后来有了地图一看,这他妈不是瞎指挥吗。”

杨母拍了丈夫一下,示意不要说脏话。

杨父问:“都在传你的小麦亩产五百多斤,真的假的?”

“没那么多,平均也就三百多。但今年秋天把地深耕一下,上好底肥,选好种子,明天500斤应该问题不大。”

“噢,有把握吗?”

“伯父你也知道,这种地不过就是种子好,肥料足,水跟得上。水我那不缺,我采用的沤粪池出来的肥效要远好于普通的,底肥没问题,再适时追土化肥,从肥效上己经比咱们通常的种法强了几倍了,产量肯定不会低呀。我过来看了,咱们杨家台也有水浇地,我的土化肥你也可以试试。”

刘铭将准备好的配方纸取出来递过去。

杨父看了看:“行,我们也试试。听了柳儿说的,你的沤粪池我们也在试。小子,这事要都成了,你就做了大好事了。”

“做不做好事我没想过。我就想着让大家别挨饿了。看着乡亲们穿的破破烂烂的,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就在想,真饿急了,我能在刘庄呆的住吗?”

杨母问道:“对了,听说你姥姥家在天津,你怎么就想着将家安在这山沟里了?你们年轻人不都喜欢城里吗?”

“开始是听了大夫的话,为了我妈养病。毕竟山里吃的新鲜,事也少。最后决定定居在这,不回天津,是因为我判断日本鬼子三五年内会打进来。伯父在军队呆过,应该知道飞机大炮的厉害。这玩意咱们比日本差多了,一旦开战,北平、天津、上海一定守不住。我见过太多的难民,太惨了。我不想到时候拖家带口的逃难,就想着在山里安家。提前准备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杨父笑着说:“你年岁不大,想的倒远。但你怎么保证鬼子打不到咱们这来啊。”

“来肯定是得来。但他站不住。鬼子强的是坦克、飞机、大炮,这在咱们山里就全歇菜了。我那你可能没去过,就是一个小山村,他占了也没多大价值。我挖好地道,埋上地雷,他要敢来,我就敢让他死。真要叫劲,我在地道里准备好足够多的吃的、喝的,耗呗,我看他能耗几天。”

杨母看到院里有人示意,说:“饭做好了,走吧,你们爷们边吃边聊。”

上席的有杨家夫妻、两儿一女共五口,杨奶奶和她的孙子杨铁柱,就是刘铭路上碰到的那个无礼青年,加上刘铭共八口人。

下午杨柳告诉刘铭,杨栓柱是成过亲的,就是在这个院子结的婚,后来难产死了。山下王家佐的新嫂子有点顾忌,杨父也想清静一下,就为两个儿子各盖了一处新房。刘铭住的那个院子前边那个就是二哥杨锁柱的,亲事也基本定了,是灵邱一个商户家的姑娘。

杨铁柱喜欢杨柳,杨柳看不上她,用她的话说就是:“我让他一只手。”所以刘铭就成了他的假想敌,又不敢真干什么,才有了路上的无能狂怒。

席间聊起刘铭的野菜生意、各行各业的生意经、周边的地形、地貌、风俗人情、语音语调、军队中的利益纠葛、势力矛盾,刘铭都接的住,送的出。向长辈敬酒,与杨铁柱拼酒,讲规矩,论道理,不失礼,不吃亏,有礼有节。一顿饭下来,杨父、杨母基本认可了这个女婿。

第二天一早参加村中晨练,为了给杨柳长脸,刘铭和杨栓柱、杨锁柱哥俩约好,安排了三项演练项目:

第一项石锁:活动开手脚后,刘铭选择了最重的80斤的石锁作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