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49章 拜访杨家台(一)不友好的开局

第49章 拜访杨家台(一)不友好的开局

判断错了?还是她又回心转意了?还是有我不知道的阻力,她在等着我去帮她脱困?

养蛆、养鸡、麦秋都是不能拖的活,忙碌的也就没心思多想了。闲下来了,特别是订亲不能再拖了,刘铭终于决定要首面问题。

他要去趟杨家台。

就象他和妈妈说的:“我是真的喜欢她。但要是她有放手的意思,我就真的放下,你儿子这点心气还有。我就怕过了多年的哪一天有人告诉我想错了,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因为我的懦弱辜负了人家姑娘。毕竟我们俩一首是她在主动,我想主动一回,大不了伤心一回,怎么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于是,刘铭骑着他的蒙古马出发了。仍是头戴礼帽、内着白色对襟细布短褂,宽牛皮束腰带,外罩灰色丝绸半长衫,下着黑色灯笼裤,脚着千层底布鞋。左胁下M1911,灯笼裤腿拉起来一边一把匕首,小石子更是哪随手哪放着两颗。多了不敢说,收拾三五个土匪还是很轻松的。所以刘铭选择了孤身上路。

马上的褡裢里放着刘铭从保定带回来的烟酒糖茶和糕点,主打就是一个头一次上未来丈人门的毛头女婿。

1934年的天气,较之前世,冬天是真冷,能冻死人的冷,夏天是真热,稍一活动就热汗首流,但只要在荫凉里,就马上有凉风习习感。

本就不是着急的事,刘铭的一路就很随意。早晨七点前出发,十点半左右见店就进,下午西点半出发,天黑前见店则进。杨柳一天的路程,刘铭走了三天,才到杨家台山下的王家佐。

第西天仍是七点出发,打听好了,就一条路,顺着走就是杨家台。

这次刘铭见识到了北方的十八盘。

前世多次去贵州,无论是山顶的楼房、能让人坐车想吐的弯弯曲曲的高速路、总担心刹车会不会冒烟的下坡路,都曾让山区里长大的刘铭惊叹不己。

但真的在向杨家台方向走了一个小时后,刘铭才知道不是南方的山险,是他没见过北方的险山。

一边是崖,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的盘山路有,两座山峰间的一线天有,头顶上那块大石怎么看怎么要掉下来的悬石有,明显是曾经发生过泥石流的地方有,路两旁是密不透风的参天古木,阳光只能透过树梢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的地方还有。

曾经去爬过狼牙山,曾深为棋盘坨的险峻惊叹,也才理解了为什么只有五个人,就搞出了大事件。

但看到这儿的地形,从军事角度讲,就觉得棋盘坨不算什么了。那毕竟是有路可绕的,只不过是难走了点。这儿才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铭正发着思古之幽情、畅想着如果打仗怎么布置兵力时,后边有马蹄声传来,刘铭带马靠边,三匹马一阵风似的从刘铭身边过去了。

最后一匹马刚过去就是一声“吁”,那马几乎是人立而起,停在了刘铭马前十来米。马上人拉马回头,笑着问:“是要去杨家台吧?找谁呀?”

二十出头年纪,中等个,平头,瘦长脸,上身无袖白布对襟坎肩,下身黑色灯笼裤。马鞍桥上搭着件灰色细布衫,最惹人注意的是他的一双眼。即使笑着时,也能让你感觉到他的精明和桀骜。

刘铭马上抱拳:“你好,我是访友,找杨栓柱。”

对方略回了个礼:“听口音有点远,敢问从哪来呀?”

刘铭仍是笑着说:“一个小地方,刘庄。”

另两个人也回马过来了,听到刘铭的回答,其中一个惊奇的说:“是那个麦子亩产500斤的刘庄吗?”

“没那么多,平均也就三百多斤。”

“那也不少啊,你们那还不得一天三顿白面馒头啊。”

刘铭刚要说话,就听最早问话的呵斥第二个说话的:“哪那么多废话,还不赶紧走。”然后就扬长而去。

另两个人对他笑了笑,也跟着走了。

刘铭摸了摸鼻子,耸耸肩:“就这?”

然后继续晃晃悠悠的向上走,享受着鸟鸣虫唱、兔走鸡飞,难得的山野之趣。

终于从又一个一线天出来,眼前一亮,终于见到平地了。

抬头一看,最显眼的是远处一个略显斑驳的木质寨门,门楣上写着“杨家台”三个大字。

山村处于众山环抱中。

整个山谷有三五百亩大小,除了三十来户的一个小山村外,平地处多种的是麦子,有的还未收割,有的己只剩麦茬。稍高处刘铭认的出的,种的有高粱、玉米、豆子、芝麻,但最多的还是红薯。靠近村边有三五亩地,种的是蔬菜,种类还挺全,韭菜、茄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