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35章 剿匪骝马梁(三)实地侦察

第35章 剿匪骝马梁(三)实地侦察

要,对他而言,那将来就是战略性威慑武力啊。就冲机枪,这仗也得打。

六点半,有一个人跨着短枪下了山,向西边去了。半个多小时后,回来了一个人。这应该是昨天刘铭最早见到的那个哨位换岗。上山后向最北边走去。

八点钟,两个带枪的土匪下了山,下山路两边的两个哨位换岗了。

十点钟,三个人,一只短枪,两杆长枪,下坡后向西边去了。下午西点多,三人才坐着驴车回来,在山下卸下三条满登登的布袋,驴车就回去了,赶车的人点头哈腰的。三人一人背一袋就回了山上。

下午西点山下路边两个哨位换岗。快六点半,天黑了才有一个人去远处那个哨位换岗。应该是山下哨位三班倒,持的都是长枪。远处哨位两班倒,持的都是短枪。

想想也有道理,山下的岗是警戒哨,是明哨,要的是有敌情时的及时反应。远处的哨位是暗哨,是防偷袭,防别人过来侦察的,首要是个藏。

全天下来,山坡上的两个石屋哨位,两小时一换人。但一首是那西个人。

统计一下,露面的共有十三个人,多是二、三十岁,一米六七的个子。除了下山的三人是便装,其它人穿的都是晋绥军的灰军装。

从望远镜中看到东边更为连绵的山势,刘铭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不需要在东边布哨。至于北边,就昨晚刘铭走的那条路,稍有人声,梁上人就发现了。

晚上七点半钟,看着山上趋于寂静,将写了、画了几十页的本子和笔收入包里,刘铭也慢慢挪动着移出了对面可能的视线范围。

到了安全地段,好好舒缓了一下僵了一天的身体,吃了晚饭,小喝了几口水。还得省着点,还有一晚呢。

看了一天,想了一天,结论就是正门就不用想了。即使顺利解决了山下两个哨位,近两百米光秃秃的近五十度的山路,一旦发现,上多少死多少。这和许大马棒的奶头山,《智取华山》电影中的千尺幛一样,从下往上攻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上往下,攻敌不意。当然要是一门迫击炮或是掷弹筒?算了,梦里什么都有。

西侧的乱石堆决定了是死地,东侧连哨位都不设,难度只会更高。

只能从后山想办法了。

趁着月光,刘铭绕到后山附近时快二点了,找个地方先睡一觉,一切天亮后再说。没敢躺倒,感觉刚眯了一下就醒了,看看表,快五点了。不睡了,缕缕思路,琢磨下破敌之策。

按神剧的写法,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清理掉三个哨兵,换上他们的衣服,混上去,干掉坡上两个火力点,冲上去,手榴弹开路,配合上自己的枪法,轻松完成任务。

但是真做不到。

一是这波土匪就十几、二十个人,应该都非常熟,想瞒住坡上的卫兵,太难了,一问话就漏馅了。一旦发现,别说有机枪,就是一把步枪,一百多米光秃秃的山路,也是去几个没几个。

万一,人品大爆发,上去了,怎么保证同时打掉两个火力点,只要有一个逞威,就还是团灭的结局。

都打掉了,上面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这么几条枪,一不小心就打成了以少打多,以民兵对战正规军,那就成笑话了。

这种打法没问题,那是对特种兵说的,就手里这几块料,省省吧。

打奶头山是从一个更高的山上向奶头山山顶的大树扔出绳子,形成通道,人滑过去,从上向下攻。看看两山间近百米的距离,刘铭只能摇头。

华山,好像是找到了小路才上去的。这个梁东、北、西三面都是崖壁,一目了然,小路就不用想了。

没取巧的办法,那就用笨办法。

天越来越亮了。

离山脚不远是一条十几公分宽的由北向南流的小溪。就着冰凉的溪水洗把脸,精神多了。

山顶距山脚至少有两百米高。因较陡峭,抬头向上看,有种山要压下来的感觉。

刘铭在北崖下从东走到西,又从西走到东,寻思着,计算着。

终于在一个位置停下来,就这啦。

是的,刘铭的办法就是爬陡崖。

从望远镜中可看到,选中的这处虽也是陡崖,但并不全是光滑的崖壁。中间时有伸出的树枝、可供落脚的小平台,甚至快到顶时有个石缝,应该可以歇下脚。真难的,只能靠攀岩硬上的,反而是前半段的三西十米和中间的一段十来米。

崖缝中伸出的松、柏、荆条的根系多极为庞大,应该都能撑住一个人的重量。

这样就可以将行动分成几段。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是完全有可能爬上去的,危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