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太师椅都是红木的。一张一米五的弹簧床,上边铺着绸面炕被,床边的红木炕箱上叠放着大红、大绿的绸面被。
刚将自己的衣服挂到衣柜里,李母就端着茶壶,拎着茶杯进来了:“茶是李梅买的,她说你喜欢喝毛尖。先喝口水吧。我来收拾。”
“不用了,伯母,己经收拾好了。”
见没有什么可以干的,李母也就出去忙了。
刘铭坐下喝了几杯茶,见李梅还没回来,穿上大衣,出门和李母说去趟通华旅社,就出门了。
刘铭这次来保定有两个目的,在保定安家的事还是次要的,当然不包括解决自己心心念念的事。首要的是和菲利普拉好关系。他后期的许多事都需要个外国合作伙伴,上天让他和他们兄妹拉上了关系,他怎能辜负。
到通华前台,问起露娜,说是仍在这住,但现在不在。刘铭要了纸笔:“我回来了,明早八点过来请你吃早饭,逛保定。如不方便,让前台转告即可。知名不具。”
再问李梅,说几天前就辞职了。
出了旅社,时间还早,就安步当车的向家走。刚到半路,李梅坐着人力车就过来找她了。
刘铭扶着李梅下了车,交了车钱,看着车远去。相视而笑,有种他知我心的感觉。
感觉天有点冷,刘铭脱下大衣给她披上,两人并肩而行。
“你和我妈说的家庭背景是真的吗?”李梅终没忍住问出了早就想问的问题。
“不是。你不问我也打算这次告诉你。我家是全城刘庄的。出生在天津。我父亲是29军军官,去年牺牲了,妈妈身体不好就回老家养病了。现在决定在老家定居,我就想在北平、天津、保定做生意,我父亲的战友们在这些地方都有些势力能帮到我。但我又不想让人打扰到刘庄,就找一位叔叔做了一份新身份,两边切割。回头咱们的公司注册就用我这个身份。你在和任何人介绍我时,也得用北镇这个身份。”
“你可以不告诉我的。”李梅搂过刘铭的胳膊开心的说。
“你是要和我过一辈子的人,我不想咱们俩间有隔阂。”
“那你太太?”
“现在还没有。那天咱们去的三叔家姑娘曾和我有婚约。三婶嫌我家道中落了,想悔婚。我那天去就是退婚的意思。将来我会娶个妈妈喜欢的姑娘,让她替我在亲前尽孝。这活不能让你来,你得陪我遨游商海,挣来海量的钱。我要让你成为商界女皇。”
李梅拍了他一下,一是发泄郁闷,二是不想让他再信口开河。
刘铭一笑,也就转移了话题:“我考虑了好久,最后才在你妈那把我们的关系定位为合作。回头你出面再给她买个宅子,老人家应该也就安心了。”
“嗯。实际她应该知道。不过在我妈心里,最重要的是我弟弟。她不只劝过我一回去做张仁会那个老头的姨太太。你就是和她明说,给够她钱她也不会有意见的。”
听着李梅明显的意不平,有对妈妈的,也有对自己的。刘铭接话:“不要那么说。谁还没个轻重的衡量啊。还不是穷逼的。你有钱了,你就又会是妈妈那个称心小棉袄了。”
拍拍她的手:“我欠你个豪华婚礼,相信我,我一定会补给你的。”
她用头靠着他的肩,低声“嗯”了一声。
刘铭赶紧转移话题:“我听前台说你辞职了,这两天忙什么呢?”
李梅也收起低落心情:“不是你说的让我转转铺面吗?下午我去北城那片富人区看了看,铺子里的人都很闲。咱们真要在那开铺子吗?”
刘铭沉吟一下:“我把露娜的事处理完了,咱们俩好好转转再说。”
看到姑娘明显狐疑的眼神,刘铭详细交代了与露娜认识的过程和交好她们兄妹的好处。最后加了一句:“放心,我就是个三陪。”听完刘铭解释了什么叫三陪,拍打他一下,事也就过去了。
回到家,李扬也回来了,见到刘铭就叫哥,刘铭抽出一张十元的钞票递给他:“这就算认识了,给,这是见面礼。”见姐姐点头,高兴的接过来:“谢谢哥。”
李母连声埋怨姐弟俩不应该收钱。
见到李母己经做好了晚饭,刘铭赶紧帮着摆盘,说:“伯母辛苦了。千万不要和我客气”
西人说说笑笑的吃了晚饭,李梅想帮着收拾,被李母推着回了屋。因为两人吃饭时就说好了,今天就开始学日语了。
李梅提前准备了小黑板、粉笔和板擦。认认真真的从平假名、片假名开始教刘铭。用的是正宗的关东腔。这是刘铭一再强调的。刘铭坚信关东腔会对其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