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案为中心设计的,主打一个透明化。
刘铭他们进的南门口右面门前,悬挂着高约二米、宽约半米的黑底白字牌匾,向外一面是“白运章”、向里一面是“包子铺”。牌底中心饰以红绸穗。更衬托的黑白分明,白色突出。
门里悬挂着一对金光闪闪的铜质清真标牌,铜标牌镶在木牌上,上边刻有汤瓶、香炉、掸瓶、铲刀、蝇甩子、六角帽以及阿拉伯文,并书有“清真古教”。
我们的商业历史上没有出现营销、品牌、流程、透明化等大词,但中国历代生意人的理念之先进远不是后世人能轻松超越的。
刚走进门口,就有伙计帮着掀开门帘,弯腰招呼:“来啦,您哪。”
问伙计有无包间,伙计可能是看到有外国人,格外客气解释说早就占满了,只能请他们大厅就坐了。引他们到一小方桌就坐,先抽下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拭桌椅,待客人坐下,又赶紧送上两个湿毛巾把儿擦手。然后递上菜谱,微弯腰请他们点菜。
见露娜听不懂,刘铭就点了菜:鸳鸯卷果、它似蜜、艾窝窝、麻豆腐、三两羊肉包子、三两牛肉包子和酸辣汤。
大堂里时不时伙计喊着:“张二爷赏五毛。”伙计们齐声应一声“谢张二爷赏。”
左边伙计送着吃完的客人:“您慢走,欢迎常来。”
右边的伙计:“借光、借光,您的木须肉来啦。”
露娜明显对热闹的氛围很新奇,刘铭就轻声用英语夹杂着手势向她解释人们在说什么,她也用中文、英文混杂着表达着自己的欢愉。
菜上的很快,它似蜜就是蜜汁羊肉,卷果是咸口的,加上甜口的艾窝窝,三道美食让露娜兴奋不己。筷子用的虽然不算太熟练,但不妨碍享受美食。
西道菜,只有麻豆腐是刘铭为自己点的。他曾经在一家老店吃到过正宗的,那份鲜美让他记了很多年。可惜后来点了几次,都让羊油的过重味道吓阻了。一筷子进嘴,那种鲜美味道又来了。但露娜明显很抵触,刘铭只好独享了。
包子来了,皮薄、边窄、馅大、油多,形状像铃铛,隔皮能看到馅,把包子拿起来一晃,成肉丸的包子馅在里边晃动。一口下去,可口不塞牙,真正的肥而不腻,流到碗里的油很快就凝结了一层。
据说他们做馅专用牛羊肉里脊部分,肥瘦相宜,香油、面粉、酱油都用上好的。
料足、精工、干净、良好的服务。这时的白运章是保定一流的大饭庄。曹锟曾多次来此进餐,梅兰芳也有三顾白运章的记载。
1958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包子质量评比中,白运章包子与天津“狗不理”包子双双夺魁。也是前世刘铭回保定有机会就要去吃的店铺之一。
见客人快吃完了,伙计立即送上牙签、高汤。
结完账,七毛,刘铭给了一块,并叮嘱伙计几句。
伙计高喊“露娜小姐赏五毛。”伙计们齐声应一声“谢小姐赏。”刘铭翻译给露娜,小脸红扑扑的笑的好灿烂。
伙计一边掀帘,一边招呼“您慢走,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