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完,找了个早餐摊吃了顿三十年代的老豆腐油条。刚回到房间,李梅就来了。手里拎着个小书箱。
将书箱放在桌子上,打开,里边盛满了略显陈旧的书籍。
李梅腼腆一笑:“刘先生,这是我父亲当年从日本给我带回来的日本小学的语文课本。我就是用这套教材学习日语的。您看我就用这套书教您日语行吗?”
“好啊。听专家的。”
昨天的经历明显激发了刘铭学日语的激情。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心无旁骛,一上午,学完了一年级上学期的课本。两人都很满意,也都没提李梅入刘家门的事。只是在中午刘铭请吃饭时,在李梅想说什么时,看到刘铭也在看她,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将话题仍放在了日语学习和保定风景介绍上。
下午刘铭婉拒了李梅陪游的提议,要她在北大街附近帮忙找套房子,预算在300元内,最好是稍微收拾一下就能入住的。
经过一晚的沉淀,刘铭感觉自己有点急了。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演成新恶霸逼亲就没意思了。
坐上人力车,刘铭开始了真正的漫游保定。
保定后世布局仍以连接西个城门的东、西、南、北西大街为商业主干。所以今天下午就是想转转这西条商业街。
保定城虽然是典型的中国十字形布局,但只有东西大街的横是连着的,南大街和北大街形成的竖却是错开的。据说是为了防守需要。
西大街是主要衙署所在地,也是最繁华的地段。东大街主要是因为城东的保定军校学生进城消费兴旺起来的。北大街分布最多的是有名的富户的大宅。南大街更偏平民化。
商业设施多是二层小楼,青石铺就的地面,通畅的下水道,加上普遍通电,现代味十足。
楼不高,但商家明显都在各显神通的展示特色。有的用五彩玻璃装饰橱窗,有的用传统的镂空工艺尽显神工。
看到了首隶巡抚方观承落难获救,发达后报恩的那家传奇蜡铺,看到了因冯玉祥看中大采购而成为保定西大商之一的袜子铺,更看到了正在上演盖叫天的《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大舞台。
现在的保定是和平、津鼎足而三的存在。在北大街定居的好多巨商都是在华北大地跺跺脚颤一颤的存在。这些也是后来作为三线城市对外夸耀的底气所在。
之后两天,改为坐着人力车转小巷,这让暗中跟着他的人都看不明白了。实在这年头旅游别说是在民国,就是在英美,也叫冒险,是个很小众的事情。
晚上夜探张府和莲花胡同三号,都没有得到有用信息。但也不着急,这本就是细水长流的事。
又去了趟29军办事处,三叔仍未回来。
就在刘铭完成了自己的逛保定府的宿愿,计划着明天回家时,李梅又一次感觉到了无助和绝望。
自从前天下午张义媳妇过来和李母聊过后,李梅只要在家看到的就是泪眼,听到的就是嫁给张仁会的好处。
第一次听到时,李梅愤怒至极的对李母说:“你还让她来咱们家。你忘了就是他男人给咱们设的套,才让咱们这几个月生不如死的吗?张仁会五十多了,我多大?”
李母当时无话应答,就是哭。李梅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过了不到半小时,李母又开始夸张家的势力,说大太太皈依佛门,早就不管家了,对方答应李梅进府就管家,并一再描述李梅当家的美好前景。
即使李梅都说到了绝对不嫁,逼急了,宁可死,李母也只是暂时性撤退,过不了多长时间,又是泪眼婆娑的诉说着她的不易,她的为难和李梅嫁过去后的种种好。
李梅不知道张义家的话真正深入了李母的心:“你姑娘长的这么漂亮,她要嫁给别人,可能过的不会差。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们娘俩能指望她帮多少?若是嫁给那个外地人,你们还在保定,张老爷能饶过你们?
嫁给张老爷呢。老夫少妻,张老爷肯定是宠着。一是姑娘能帮到你们,二是你们可以借张家的势。你想想,你最后能指望的不还得是你儿子。站在你儿子角度想,你姑娘是嫁给谁更好?姑娘不听话,你就哭啊。姑娘总更心疼娘的。”
今天下午弟弟放学回来,很狼狈,说让小流氓堵了。以后一个月要交一块钱的保护费。不交就打断他的腿。还说,没钱,就让他找她姐姐要。她姐姐有的是办法。
听着母子二人的哭诉,李梅感觉头都要炸了。撂下一句“我来想办法”,就跑回了自己屋。思前想后,近乎一夜无眠。
就在李梅纠结于绝望情绪不能自拔时,张仁会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