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这个环节,并未提前准备,但她曾作为静安郡主的伴读,出入皇宫,与各色贵人们打交道很多,临场的反应极快,马上就想好了自己的说辞:“早几年,我作为静安郡主的伴读,随郡主在宫中,与几位公主一起读书。也读了几本经史子集,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我一首记在心中。托敏妹妹牵头主办这次的慈善宴,我才有机会向受灾的百姓表达我的心意。虽然花了我全部的积蓄,但心里十分开心。”
贾敏本来听得还挺开心的,不料柳蕙话锋一转:“方才敏妹妹说她是抛砖引玉,其实,我这才叫抛砖引玉。我知道适才拍下的玉佩是敏妹妹的心爱之物,所以想着花了全部积蓄,也要竞拍下敏妹妹的爱物,以全我们姐妹一场的情意。我今天捐出的,也恰巧是玉佩,也是及笄之时我祖母送的,敏妹妹也见我常佩戴。敏妹妹素来手头比我宽裕,想必竞拍时不必像我,方才多谢静安郡主成全,否则,我肯定是竞价不过的。谢谢郡主。”
此话乍听之下,既捧了贾敏,又抬举了静安郡主。除了以静安郡主为中心的这几位贵女,旁人并未多想,还颇为感动,议论起来。
殊不知,抬举静安郡主是顺口话,趁机给贾敏下套,才是真。
静安郡主自然不会多想,但其他几人都听出了其中的意思。不过不是当事人,顶多感慨一两句。
贾敏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还得勉强笑着答应,说:“蕙姐姐不说,我原也准备今儿要拍下姐姐心爱之物的……”不过随即想起前世柳蕙后来所嫁的人,以及柳蕙后来的结局,这份笑容突然就不勉强了,甚至看上去格外欢喜:“我想着将来姐姐出嫁,只怕我无缘回京给姐姐添妆,索性便将此物拍下,作为添妆之物,回赠给姐姐,以全我们十多年相交的情意。”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贾敏虽重活一世,性子却一时难以真的完全改过来——尤其是面对柳蕙这样无需她讨好巴结的人,既然柳蕙恶心了她,她自然要当场恶心回来。
柳蕙原定下的未婚夫病逝,这是京里人人都知的事。此话一出,摆明是揭柳蕙的痛处。
但让贾敏说的这样欢喜,却是因为她深知,柳蕙后来看似嫁的极好,实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她本来还准备找个机会,提醒一下柳蕙,别因为对方的条件好,就轻易答应。应该仔细想一想,对方条件那么好,怎么会选个父亲只是五品官还是捐来的官的姑娘。
如今看来,着实不必。说不定自己出言提醒,对方还会以为自己是嫉妒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至于柳蕙的命,那是柳蕙自己选的,也怪不着别人。
柳蕙并不知这里面的机密,见贾敏突然改了口风,还以为对方也通过家中长辈,听说了自己正在与陕甘总督的长子议婚之事,还颇为得意回了一句:“那我就多谢妹妹了。不过我早就给妹妹准备了另外的添妆之物,妹妹这玉佩,便容我留下了。”
不知其中内情的人,都纷纷感叹,以为二人当真姐妹情深,颇有些感动。
贾敏看着笑颜如花的柳蕙,心里最后一点要不要出言提醒的犹豫也彻底消失,笑着说:“既是蕙姐姐拍下的,自然是由姐姐做主了。时间有限,回头我再谢过姐姐。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件物品的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