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抗战:从七亘村伏击战开始 > 第204章 神农在世

第204章 神农在世

沃曰他先人!

杂交水稻都出来了?!

神农!神农啊!

系统太给力了,当下国难当头,要是杂交水稻种植成功,可想而知会有怎样的影响!

军队粮食供应解决了,百姓饥饿问题解决了,极大增强抗战信心,打乱日军战略,甚至影响世界格局!

一点不夸张,要是放在古代,那位真就是神农在世,古时候士兵只要有饭吃,那就是烧高香了,只要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打起仗来嗷嗷叫啊!都可以当帝王了!

白粥榨菜在古代就是平民和军中的盛宴!哪怕放在现时期也差不多,我国军民如今普遍都是粗粮,还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水稻可是细粮啊!

一般情况下手插秧每亩用种量只在一公斤左右,机插秧和抛秧也就两公斤多,可系统一下给了一吨的种子,也就是一千公斤,换算下来,平均每亩地就算播种两公斤,那也能完成五百亩地的用种需求!

而且根本不需要这么大播种量啊,现时期一亩地播种一公斤,甚至一斤都行了!

这一吨的种子完全可以搞出千八百亩的试验田!

虽然杂交水稻对环境、土壤条件、种植方法等有着一定要求,例如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光照等,还要考虑到土壤是否肥沃,以及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生长发育需求,但完全可以多地试验,甚至建立一个试验基地!

而今正是早稻的播种期,一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都是在三西月份播种,晚稻则在六月中下旬开始播种,那里也是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条件的。

可据程风的记忆,后世的晋省也不乏有杂交水稻的种植和研究,比如在晋中地区,就有有机旱稻品种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此外,朔州,也就是当下的朔县等地也有水稻种植。

系统奖励的种子都是优质种,有的就是晋早稻、旱稻品种,并且老西对晋省的建设还是很厉害的,单从这一方面讲他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是经济、教育,晋省如今在全国各省中都属于第一梯队!

包括后来跟他闹掰的老傅,率部挺进河套地区后,更是有着卓著贡献,且不说五原大捷,老傅在经济民生方面那是把河套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啊,减税、垦殖,指导农民精耕细作,改良品种,提高农业产量等等,包括交通建设方面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可是后来我国的水利一把手啊,而水稻以及整个农业领域,都不离开水利,真说起来河套地区也很适合种植杂交水稻,首先那里的气候条件不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水稻在生长期间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其次土壤条件好,河套地区土壤肥沃,多为灌淤土,耕作性好,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养分,不过对于一些盐碱地要进行改良,还有就是灌溉水源,要是老傅能去河套地区将那里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尤其是水利方面建设好,日后未尝不可在那里播种。

但是当下不太行,因为老傅39年才会率部进驻河套地区,就任第八战区副司令,不过以后他要打算在晋西北发展,不光要与120师打交道,也绕不开老傅,因为对方后来管辖的绥远地区跟晋西北相邻,是邻居啊。

后来老傅不是也起义了嘛,和平将军,水利、电力,为我国奉献了后半生,有着不朽的功勋和奉献。

届时他不介意有一个七路半的邻居,就像是卫司令,跟我军有着密切甚至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联系,大队长后来之所以把他调离二战区,不就是因为他跟我军走的太近了嘛。

不光为我军提供物资援助,还亲自率部访问沿安,老傅在后来的北平战役中也及时和平起义,还被先生称赞为人民立了大功。

49年不入我军,难道入国军吗?

晚是晚了点,可总比跟着大队长去打宝岛奇兵的副本要强吧。

要是杂交水稻的事儿能成,沃靠,程风都不敢想象有多牛掰,后世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基本都是五百公斤起步,甚至随着不断的新品种改良等技术,可以高达一千多公斤!

眼下的技术条件自然比不了后世,但根据系统奖励的这些优质种子,以及简单的农耕器具和农药制配方法和设备,也能大幅提升当下的农耕效率,并减免自然灾害等问题,向科学种植方法靠近。

不说多,就算亩产个五百公斤吧,一千亩地那就是五十万公斤!

关键是具有开创性意义,当下我国水稻亩产量由于战争破坏等因素,平均每亩只有一百五到两百五十公斤左右。

一些相对稳定,农业条件好的地区才可能接近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