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晴空万里烈日当头,放心了,他转身帮周舟戴草帽,“成,我带你去一处绣庄逛逛。”
草帽刚戴好,郑则又想摘下来:“戴我的吧,这顶边缘有些散了。”
周舟双手把草帽两边往下压,帽檐贴住耳朵,不让郑则摘:“不!我就要戴这顶。”说着左右扭扭头,把郑则的手撇开了,快步走到对面,鼓着脸不满地瞪人。
他说话算话的,郑则真是笨。
郑则眨眨眼睛,站在原地兀自想了一会儿,笑意在脸上漾开,要紧,还真是只戴哥哥编的这顶。
这都戴得要烂了还这么宝贝。
他揽着气鼓鼓的人往角落走,心里想着要怎么哄,见周舟双手还压在颊边,嘴唇翘起来,眼神凶凶地瞪着,特别像罗老汉赶去河边嘎嘎嘎叫的毛绒小鸭崽,郑则笑出声,爱到不行,忍不住低头亲了他一口。
周舟被这一亲给哄好了,双手放开帽檐,嘿嘿跟着笑。
怎么这么可爱,特别可爱特别招人。怕再把人惹恼,郑则抿着嘴巴要笑不笑,忍得够辛苦。
两人牵手往集市外的街道走去。
走到城中,路过上回的书肆,突然从书院方向传来三声幽远的敲钟声,不一会儿,一群穿着蓝白色长衫的学子从鹿鸣书院长阶梯上走下来,三三两两聚在一头,说说笑笑。
郑则还看到了村里读书的两个人,林立文见了人,还点点头。郑则没回应。
“今日他们休沐?”
“许是。”
夫夫俩看了几眼走开了。
绣庄门牌写着“锦绣阁”,门面看着不大,踏进去却豁然贯通,开阔的大堂分了几个区域,摆放着各种绣品样品。为了更好展示绣庄绣娘的手艺,衣裳和布料被挂起来观赏,也作为隔断,大堂两侧各有阶梯通向二楼。
接待周舟的跑堂伙计见他抬头看,便说:“楼上有本店的刺绣精品和一些南边来的布料和绣样。”
郑则绑好牛后跟上来,走到周舟身边,听得他问:“广地的香云纱?蜀绣,苏绣,还是广绣?”
伙计见他穿得朴素,却能说出一二,不由惊讶:“您有了解?南边来的布料,丝绸和宋锦云锦多些,您说的香云纱所属之地遥远,运输不便,本店不常有货,广绣绣样亦是如此。”
店伙计小心打量周舟,迟疑地问道:“您是绣工?还是想买绣样......不如我带您上二楼瞧瞧吧。”
周舟摇摇头,他也算不得有多了解,都是从前娘亲刺绣闲聊,他听得几耳朵罢了。
今日他只打算买点绣线,伙计听后,领着他走到一处桌子围成的“回”字形的柜台前,台面成倾斜坡度,从高到低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丝线,种类甚是丰富,客人们围着四面字形挑选,“回”字里头站着位女娘,伙计说:“绣线在此处,您找这位姐姐询问便是。”
女娘热情招呼他,周舟说是买点绣线用于刺绣练习,女娘听了笑着说:“那便不用买太贵的,您这边看看,”她拿着一根光滑的小棍伸到前头,大概圈了个范围:“这几行的丝线便宜些,颜色也多,练习用刚好,您先看看。”说完又转回去招呼其他客人。
周舟心想这绣庄倒是公道,店内伙计态度好,竟也没有趁机随意宰客。
郑则似是知道他在想什么,垂头低语:“锦绣阁是镇上口碑最好的绣庄,他们店的生意很广,布料、绣样、定制、刺绣手艺收徒都有,在这里,一个绣娘的月钱可以养活一家子人。”
周舟听他一说,便重新抬头打量,店内跑堂的伙计有好几个,大堂不同区域还有专人负责,二楼客人也是来来往往。
郑则又说:“若是画集一时半会买不到,你跟月哥儿描述得再细致,没见过的东西仍是很难想象,你下次不如带他来这里看看绣样。”
“兴许能让人更好理解。”
周舟听完心中豁然开朗,对哦,他怎么没想到,他自己说得出来是从前在家见过用过,可月哥儿没有。眼见为实,眼见为例,周舟双眼发亮地仰视郑则,“你真的好聪明啊!”
找小鱼聪明,帮自己出主意也聪明!
郑则摸摸鼻子,尽量笑得不明显,他略微矜持地拍拍夫郎后腰:“选吧,看看买哪些。”
绣线按一小捆出售,用作练习的绣线两文钱一捆,周舟把常用的十二种颜色各买了一捆。
“还去书肆吗?”
周舟把绣线收进布袋放好,点点头,“我还想去的。”郑则便去解开牛绳。
周舟望着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