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老爹说:“还是两只吧,多了也养不动了。”家里又是牛又是猪的,他想起养着的那头鹿,说道:“......个头也养大不少,今年过年就吃了吧,叫上武宁一家咱们吃个团圆饭,那会儿天气冷,鹿肉腌制风干也合适。”
“成,”郑大娘说:“猪崽雷大头定了两只,咱养两只,剩下的我回头去村里问问,看看有没有人要养。”
村里养猪的人不多,这年头粮食种得辛苦,人吃的都不够,哪里还顾得上猪,再说了地里也忙活,养猪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光寻猪草每日就累得慌。郑大娘心想,问问也不碍事,兴许有的人家就有想法养了呢。
郑老爹说:“再留一只吧,咱过年去青石村给阿爹带上,明小子不是打算说亲了嘛,家里咬咬牙养一头猪也好。”
杨老汉年纪大了,地里活渐渐帮不上,在家帮忙煮煮猪食倒是好,郑大娘这亲闺女都没想到这茬,幸好还有个好女婿帮忙规划,郑大娘笑着说:“还是你有心,阿爹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他不定会收咧。”杨家前段时间让人捎来口信,说小弟杨兴的夫郎生了个小哥儿,夫妻两人还想寻着日子回去一趟,看看孩子。
“起新屋子不容易,起个猪圈还不容易嘛,看完孩子我留下和他们一同建猪圈,”郑老爹笑着说:“新年咱俩把猪崽放下就跑,还怕他不要不成。”
想象那场景,两人都觉得好笑。
这时院里传来声响,周舟清脆的嗓音喊道:“阿娘阿爹!”
哎呦,两个孩子回来了!
周舟提着鸡蛋的空篮子跳下牛车,郑则看他站稳了才说话:“下次不许这样跳,踩到碎石脚扭了怎么办。”
才不会有碎石,阿娘每日把家门口打扫得可干净了,周舟刚想说不会摔倒,见到郑则皱着眉头,就改口说道:“不跳不跳,下次我脚碰着地了再下来。”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很多地里劳作的村民扛着锄头返家,路过他们家门口也都寻常打声招呼,夫夫两人都笑着喊人。
附近玩耍的小孩见到牛车停着,也哒哒哒跑过来看牛,胖妞也在,她见到周舟,嘴甜道:“周舟哥哥,这只牛是不是有一百斤重。”
一个小孩说:“才不是,一定有两百斤!”
另一个小孩:“三百斤!”
小鱼竟然也在,他抬头看着大牛,慢吞吞地跟着说:“三百斤。”
周舟蹲下来问小鱼:“你怎么跑到这儿来玩,你小爹呢?”村西离这边挺远的,还要路过池塘,让六岁的小孩一个人走那么远玩,有点危险。
说三百斤那个小孩说:“他小爹和阿爹去其他村做席面了,小鱼在他阿爷家。”
郑大娘出来见到牛车旁围了几个住附近的小孩,给他们一人分了一块红薯干,她见到小鱼也很惊讶,这都快到饭点了,这小孩怎么还走这么远来玩,也不见有人来寻。
“没事。阿娘给他送回去,你俩累了一天进去歇一会儿吧。”
洗漱后,周舟披着衣服在房里算钱。
集市上的鸡蛋卖得最快,尤其是郑则编了稻草串着后,五个五个的,客人一提就走,很快就卖完了。
红薯干卖得慢一些,还有人讨价还价,周舟一个铜板都没让,最多是称完后多送上一两根,他和郑则跑好远拉来的呢,也是挣个辛苦钱。
一百五十六个鸡蛋全部卖完,挣了七十八文钱。
红薯干还剩有大半筐,周舟数了数钱匣子剩下的钱,三百四十八文钱,扣除收红薯干的本钱还挣了六十四文钱。
若是明日把剩下的卖完了,收到的钱便全是净挣的。
集市摆摊一天就挣一百四十二文,周舟嘟嘴,只够买十斤白面的。
唉,不知道爹爹从前挣钱起家,也是这么慢、这么辛苦吗?
郑则提着一桶热水进来:“辛苦一天了,来,泡个脚舒坦舒坦。”
说完搬了矮凳给他坐,两人把脚放进木桶里,郑则皮糙肉厚的,脚伸进去直接沉底不动了,周舟却还“哎呀哎呀”几次抬脚,说水烫。
怕他后仰翻下凳子,郑则便弯腰握住他的脚,用手慢慢舀水浇在他脚背上。
双脚常年不见光,生得白皙细嫩,被热水一蒸,泛出淡淡的粉红色,脚指头因为怕烫不停张开收拢,郑则瞧着十分可爱。
周舟笑着说:“你别挠!哎呀,哈哈哈哈哈哈,痒着呢!”
郑则故意又挠了两下,周舟笑得差点坐不住,等缓过来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