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 第375章 这个主意不错!

第375章 这个主意不错!

“这个主意不错!”黄麻子眼前一亮,“咱们就当中间商,赚个差价。-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

“没错。”李大山点点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刮起来了,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不能只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第十七章商机初现

李志军望着远山,心中盘算着即将到来的变局。改革开放的春风就要吹遍神州大地,靠着打猎虽然能维持生活,但要想真正改变命运,还得提前布局。

“黄哥,过来商量个事儿。”李志军招呼正在整理猎具的黄麻子。

黄麻子放下手中的铁夹,走了过来:“咋了志军,又有啥想法?”

“咱们不能光靠打猎,得想办法扩大门路。”李志军指着周围的群山,“这些山里的宝贝,村民们不识货,咱们可以收购皮子、山货,转手卖到城里去。”

黄麻子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可收货需要本钱啊,咱们哪来那么多现钱?”

李志军早就想好了对策:“用粮票。现在粮票比钱还好使,村民们最缺的就是粮食。我去各家借些粮票,回头连本带利还给他们。”

“借粮票?人家凭啥借给你?”

“就说家里来了亲戚,急用几天。”李志军胸有成竹,“咱在村里名声不错,借个十斤八斤的应该没问题。!w/a.n`b-e!n!t!x-t¨.!n,e¢t?”

说干就干,李志军挨家挨户登门借粮票。村民们虽然疑惑,但看在平时的情分上,都愿意帮这个忙。三天下来,李志军竟然凑齐了五十多斤全国粮票。

“志军,你这是要干啥大买卖啊?”村长李大伯好奇地问。

“没啥,就是想试试收点山货。”李志军没有说得太细,只是笑笑带过。

带着这些粮票,李志军和黄麻子来到了相邻的石桥村。这个村子更加偏僻,村民们对山货的价值认识更少。

“老乡,有狍子皮吗?我收购。”李志军在村口就遇到了一个中年汉子。

“狍子皮?有是有,可是…”汉子有些犹豫。

“用粮票换,一张狍子皮给你三斤粮票。”李志军直接开价。

中年汉子眼睛瞪得溜圆:“三斤粮票?那可是九毛钱啊!”

在那个年代,一张完整的狍子皮在城里能卖到五六块钱,而李志军只用相当于九毛钱的粮票就收购了。村民们觉得占了大便宜,纷纷回家翻箱倒柜找皮货。

除了狍子皮,李志军还收购了不少熊胆、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d¢i.y-i,k¨a*n~s\h~u-.+c′o+m?村民们平时都是自己用或者送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城里有多值钱。

“志军,这样干会不会…”黄麻子有些担心。

“放心,咱们给的价格比他们平时卖给收购站高多了,他们高兴着呢。”李志军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这种价格差距很正常。

两人收购了满满一背篓的山货,连夜赶到了县城。在黑市上,这些东西的价格让黄麻子咂舌。

“一张狍子皮居然能卖五块钱?”黄麻子不敢相信。

“还有这熊胆,一两就是十块钱。”李志军也暗自心惊,没想到利润这么丰厚。

他们用山货换来了更多的粮票和一些现钱。按照当时的行情,全国粮票一斤能换两毛钱,地方粮票稍便宜一些。

“咱们现在算是有本钱了。”李志军清点着收获,心情大好。

回村的路上,两人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志军,你说这买卖能做多久?”黄麻子问道。

“不会太久,但足够咱们积累第一桶金了。”李志军望着远方,“等时候到了,这些钱还有大用处。”

第二天,李志军如约还了村民们的粮票,还每家多给了一斤作为感谢。村民们都夸他讲信用,更愿意跟他打交道了。

有了资本,李志军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开始扩大收购范围,不仅在本县活动,还跑到了邻县去收货。

“黄哥,明天咱们去趟柳树村,听说那边有不少好货。”李志军制定着新的计划。

黄麻子点头同意:“成,不过那地方有点乱,咱们小心点。”

“怕什么,咱们又不做亏心事。”李志军信心满满。

然而他没想到,真正的麻烦即将到来。

柳树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民风彪悍。李志军和黄麻子背着背篓走进村子时,就感觉到了几道不善的目光。

“外乡人,来干啥的?”一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拦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