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贾诩前来向韩韬汇报:“主公,李儒来信,想购置一批咱们新改良的兵器,还打算买些粮草。”
韩韬点头应道:“可以。不过粮草别一次性给足,让他想法子在当地筹措一部分。”
贾诩瞬间心领神会,他明白韩韬这是有意逼董卓去劫掠百姓,只要董卓干出抢掠之事,韩韬便有理由随时收拾他,于是说道:
“臣明白。”
说罢,贾诩退下。
没一会儿,程昱走进来:“主公,韩将军说了,您的婚事务必得办得风风光光。”
韩韬略一思索:“简单些吧,我不太喜欢热闹。”
程昱赶忙劝阻:“不可啊,主公。此次婚事可是绝佳契机,既能试探天下诸侯对主公的态度,又能看清主公治下官员,哪些对您忠心耿耿,哪些还忠心于天子。
摸清楚他们的立场后,主公才能逐步铲除那些不忠于您的人。”
韩韬经此提醒,恍然大悟:“仲德所言极是!”
接着又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仲德全权负责此事。”
程昱欣然道:“遵命。”
董卓围困邺城己一月有余,瞧着董卓愈发急躁,李儒劝慰道:“主公,邺城身为北方重镇,城墙高耸厚实,本就易守难攻。依我之见,咱们不妨分兵北上,截断邺城与北方各郡县的联络,把它变成一座孤城。”
董卓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又问:
“最近从韩子韬那儿买的攻城器械什么时候能到?”
李儒回应:“这批最近几天就能运抵。”
董卓下令:“好,再买一批。”
李儒应下:“是。”
董卓神色一凛,喊道:“牛辅,张济。”
二人出列道:“末将在!”
董卓吩咐:“我命你二人率军北上,攻打邯郸,切断邺城来自北方的支援。”
牛辅与张济信心十足,齐声应道:“是!”
程昱这边,己将韩韬大婚的消息散布出去,还给天下诸侯都送去了请柬。
张扬接到请柬,对着麾下一众文武问道:“韩子韬大婚,连请柬都送来了,你们怎么看?”
眭固提议:“主公,咱们应当派使者前去道贺。”
张扬眉头紧皱:“此刻与咱们激战的白波军,某种程度上算是韩子韬的部下,咱们和韩子韬可是对头。”
眭固解释:“主公,话不能这么说。白波军郭太虽打着韩子韬旗号,但其野心勃勃,只是表面顺从,所以郭太与咱们交战,不能算在韩子韬头上。”
张扬点头道:“确实如此。再者,如今韩子韬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要是能得到他的支持,谁就能占据大义。”
张扬深知韩馥正是靠着朝廷的圣旨才能拿捏住袁绍成为盟主,想到这点,他重重点点。
眭固接着说:“主公,当下咱们不光要应对白波军郭太,还有南匈奴等诸多势力,所以我想亲自去一趟西凉,找机会和韩子韬碰面,看能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
张扬道:“好,就这么办。”
远在淮南的袁术收到请柬,不屑冷哼:
“他韩子韬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给我发请柬?”
阎象劝道:“主公,表面的礼仪还是不能少的,毕竟韩子韬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术嗤笑:“什么天子,就是个傀儡!告诉送信的,我们不会派人去,什么阿猫阿狗都想凑上来,他也配!”
阎象还欲再劝,袁术一摆手,他只能闭嘴。
冀州的韩馥接到请柬,暗想:自己如今能让袁绍、公孙瓒听命,多亏那封圣旨,和韩子韬的关系必须维护好,万一哪天走投无路,还能去投奔。于是对闵纯说:
“这次,就劳烦你跑一趟,备上一份厚礼。”
闵纯也清楚交好韩韬的重要性,欣然领命。
曹操此时正在与黑山军苦战,被搅得焦头烂额,收到请柬后,他问夏侯惇:
“元让,你怎么看?”
夏侯惇因为接连跟黑山军苦战,心里对韩韬满是怨气:
“那个韩子韬就是个魔头,如今天下黄巾军动乱不停,他难辞其咎。”
曹操沉声道:“我立志匡扶汉室,韩子韬确实是我的头号大敌。但表面上,还不能跟他撕破脸。”
夏侯惇诧异:“难道,兄长要派人去祝贺?”
曹操点头:“没错。”
夏侯惇不悦:“黑山军按理说是韩子韬的部下,给敌人道贺,这像什么话?”
曹操叹道:“韩韬这般身份特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