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慢慢走回家,进了院子,方素听到动静起身走来门口。
“阿娘,你别出来!沈大夫说不可以吃风的。”背篓来不及卸下,小树先扶阿娘进屋。“不是去下鱼篓吗,怎么,咳,怎么还有野葱。”“周舟哥给的,他说煎蛋、炸葱油都好吃。”舟哥儿有心照顾小树,方素心想,只能将来有机会再答谢了。见儿子安全回来,方素回房继续缝补。小树看着她进门,等阿娘身影不见,维持表情的小脸立马垮下来,神情失落难过.....阿娘拒绝了大胡子的说亲。原来大胡子已经托人来说过亲了。他问大胡子为什么。“......”李力对上小孩儿渴望的眼神,这次没再含糊其辞,“我不知道,我还没想明白。”他一个人在山上独居多年,猜一只野猪的心思都比猜一位女娘的心思来得容易。一开始他以为对方是嫌弃自己只有一个破屋,毕竟山脚的房子还没建成,没田没地,这才没说成。来回话的郑大娘说了句,“她早年第一次嫁人没得选择,嫁得不好,如今无依无靠倒是能做自己的主,那她怎会轻易嫁?”郑大娘还说了别的:“唉,跟你们汉子说不通......若你是想娶亲,另寻他人吧;若你是想娶她,你就,就再等等吧。这事儿我也说不准,总归现在不行,先歇歇心思......”李力用他的打猎脑袋思考一番,如实对小树说:“听了别哭,团年饭今年怕还吃不上,得要你阿娘愿意才行,你也别去问,老老实实在家听她的话。”“大人的事交给大人解决吧。”小树回家后心里空落落。他今日才真正明白,想要大胡子做阿爹,光他愿意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阿娘愿意。“小树,来帮阿娘扯线。”“就来!”小树是不敢再问生病的阿娘了,他想要阿爹,可阿娘更重要。*郑则去镇上卖笋了。昨日去古陂村收猪没收成,倒是收了一牛车竹笋回家。周舟也想一起去镇上,可正巧小树来找他下鱼篓,答应人在先,周舟不想食言便去了。野水芹菜洗净晒干,留了一大把晚上炒腊肉吃,剩下的洗净晾到簸箕上。“阿娘,家里的簸箕都不够用了。”郑大娘便搬来晒稻谷的竹席,擦干净后水芹菜铺上晾开,结果只占了一角,周舟就把木架上的竹笋摊到上面一起晒。山上采来的野葱吃了几轮烙饼和煎蛋,余下的用来炸葱油,葱头单独切下来油炸酥脆,用油封浸做成葱头酱。这两样都装在罐子里,平日里吃面舀一勺拌着吃就很香。郑老爹和鲁康赤着脚走进院,两人去水田育秧苗踩了一脚的泥巴,在河边洗了脚才回家。“阿爹!咱们中午吃葱油拌面行不?”周舟探出窗口问。“都成。”鲁康如今在家里很放松自在,不用人问也自己先说:“我也都成。”郑大娘在厨房听了哼笑出声,真是孩子谁带随谁。现揉煮熟的面条劲道柔韧,葱油葱香四溢,面条搅拌后酱色油亮、葱段焦香;新鲜的野水芹菜炒鸡蛋黄绿相间,往每个人面碗里都盛了一铲。孟辛心满意足地端着碗走到门廊。院里春风和煦,阳光柔和,于是大家都各自搬了椅子到外头坐着吃。鲁康哧噜哧噜吃面,吃得嘴角沾酱汁,好香的葱油、好爽脆新鲜的水芹菜,他心里再次为小九感到遗憾,家里这么多好吃的饭菜他都吃不到,小九真可怜!蛋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娇声娇气叫唤,歪着脑袋挨蹭周舟的小腿,周舟给它夹了一根面条放在青石板上。郑老爹注意到小猫吃食,捧着碗惊讶道:“脚指头大的猫崽长这么大了?”郑大娘:“猫了一冬养肥了,天暖就出去玩,也不知道回家。”阿爹的话让周舟想起郑则,他还说蛋黄是只老鼠……唉,郑则什么时候回家?葱油炸出来拌面吃,他还没尝呢。午饭后,周舟蹲在竹席前给竹笋翻面,翻着翻着他想起昨日去沈大夫家遇到的人,他挪步到郑大娘身边喊:“阿娘。”“沈大夫家有个小孩,是个小汉子,六七岁了,我听到他喊'阿爷'......那是谁家的?”当时他没好意思当着遥哥儿的面问。郑大娘仔细看竹笋有没有发霉,听了便说:“你遇到了?那就是沈大夫的孙孙。”周舟拢着嘴小声追问:“可,可遥哥儿不是还没成亲吗?”那小孩长得可像遥哥儿了。嗐,郑大娘这才反应过来周舟在好奇什么,她笑道:“那是他大哥的儿子。”“沈大夫出钱给大儿子在镇上买了房子,老两口和小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