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光看看眼前的洪秀全,心底一下感慨万千。才几年功夫,自己的这位表兄就从一个落魄秀才,哦,不对,考了四次秀才都没考上,连落魄秀才都算不上的人,变成如今称朕道寡的天王。这次分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石达开也压抑着情感,理智地说:“兄长,真的决定了,就此机会脱离天王东王?”
以冯绍光对杨秀清的心性了解,这不是不可能的。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家眷都接走,剩下无关紧要的家眷就是拖累了,如果能通过分兵剔除拖累,不但可以轻兵减负,节约粮食,加快行军速度,少了家眷牵累,战斗力也会提高。分在后面的偏师和家眷,还可以帮忙阻挡一路追来的清兵,说不定还可以顺便干掉自己,那更是遂了他的愿。
东王闻言,呵呵一笑,对冯绍光道:“山袍,既然你意已决,秀清答应便是。你即便不说,天王与我亦要多派兵将,护卫你和众兄弟周全。你可有属意人手?”
众人离去后,冯绍光又被天王留在座船上。洪秀全提醒冯绍光多注意自身安危,有什么危险立即派人向他求救,他会立即带天国主力前来解救。又宽慰一阵,确定冯绍光对他并无埋怨,才放心地让他回营。
一旁的西王萧朝贵却颇为不愿,林凤祥是他前军之中勇猛的大将,甚得他喜欢。当下便道:“天王兄,东王兄,妹婿却有话说。林兄弟乃我前军领军大将,攻城掠地,勇猛异常。如今正当天国进军湖南之际,我前军离不得此人。能不能另遣他人护卫,南王,你看如何?”
一旦在他的率领下,天国攻占长沙城,建立小天堂,必定让他的声望更加高涨,甚至超过天王。损失的一些物资和人员,必定会十倍百倍地还回来,这样的算盘,自己又怎能算不清?
冯绍光心中亦是一喜,暗自盘算着能带走哪些人。翼王是作战主力,天王东王肯定不放,估计难以带走了,而且,翼王作为自己盟友,设在天国主力内部,日后也算得力之援。剩下只有一直被东王厌弃的罗大纲一部了。
“自是应当。山袍此番临危受命,朕及天国均念记心中。”天王洪秀全见东王和南王都已答应下来,只能给两人面子同意这个安排。毕竟冯云山一直是他左膀右臂,虽不愿其势大,但亦不愿失去。率领后军脱离天国主力,后有追兵,未免有些担心其安危,因此见冯绍光提出要保护的人手,自是立马答应下来。
冯绍光知道林凤祥有些不乐意。身处前军先锋大将,又得西王看重,进军长沙一路征战,必定存在诸多立功机会,却被自己调到后军充当护卫,难免心中不平。不过,他却想不到自己是在挽救他,若按原本历史轨迹,再过三年,他便北伐失利,兵败被俘身死。而且,自己当然不会让他真的做个护卫,有更大更广阔的战场等他去征战。
“不可!如今天国兵势微弱,能让云山率偏师分兵已是勉强,若再分兵,则天国主力不成主力了,势必引起天王、东王警觉。何况,分兵过多,难以形成有效攻势,恐两面皆为清妖所破。”冯云山打消掉石达开的念头,接着说道:“达袍可在那边自强实力,设法在外征战,抓牢军权,待形势有变,择机你我再行会和,共创理想圣国。”
天王洪秀全一听石达开说的天国之根本,不由心塞暗怒:朕才是天国之根本!这个石达开,心里仍只有南王而未有我天王。
当然,对于接走家眷这种事情,冯绍光还是十分欢迎的,接走的家眷多半是跟随东王一系的,留在自己身边反而会成为不稳定因素。因此他并没有出面阻止,甚至叮嘱谢享才派部分女兵帮助他们尽快接走。
石达开想想当初在贵县老家时的,和冯云山彻夜卧谈的昂扬激越,仿佛又回到那充满理想的葱葱岁月。他不由脱口而道:“兄长,不如我率左军将士就此跟您一道,共建我们的梦想圣国!”
天王见冯绍光一早又来拜见,以为他要改变主意,想随自己进军长沙。心中虽有点欣喜,但旋即又有点为难。昨夜商议已经决定,现在自己虽然可以凭天王权威强行改变决议,但这样朝令夕改,有损自己的威信,而且还会引起东王诸人的讥笑和反对。
“兄长之言,达开谨记于心。”石达开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机,只得和冯绍光依依惜别。
冯绍光热情地将众将士带至后军大营,让谢享才妥善安置。看看天国主力大军即将启程,忙又赶到左军大营,分兵在即,他还未与翼王见面商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