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教她说话的规矩:“老佛爷喜欢行为端庄,规规矩矩的姑娘,说话慢一点没关系,不要想什么就冲口而出,不管说什么都要在心里琢磨一下,想清楚再说。”
尔泰接着补充:“最好每句话之前都加一句‘回老佛爷’,礼多人不怪,知道吗?”
小燕子想到要是老佛爷单独问话心里就犯怵:“还有什么规矩啊,你们快说啊。”
紫薇安慰道:“规矩多的很,学也学不完。总之就是要举止端庄,说话得体。小燕子,你没问题的。”
小燕子回想完毕,悄悄抬头看了一眼紫薇,只见紫薇朝自己点了点头,慢吞吞说道:“回老佛爷,是的。”
太后听到乾隆的解释,看得小燕子端庄规矩的样子,对小燕子还算满意。满人入关以来推崇汉人文化,崇孔尊朱,尤其是乾隆尊儒右文,自己身为太后也理应如此,儒学教授虽说品级不高,但是却关系着大清人才,是清朝十分重要的官员。既然小燕子身份清白,出生书香世家,留在宫里也没什么关系。
太后和蔼地看着小燕子:“原来是这样,那你是怎么会来北京?”
小燕子看着紫薇,一个字一个字说:“回老佛爷,民女很崇拜家父,想效仿家父行侠仗义,就来了。”
“你这个丫头还颇有满人女子的风范。”
小燕子见老佛爷如此和蔼,看向紫薇,用口型问道:“要不要送‘紫气东来’?”
紫薇还没有回答小燕子,就听到老佛爷问道:“为什么我问你话,你要看着紫薇呢?”
小燕子吓得一个机灵,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我,我怕说错话,不是,嗯。回老佛爷,您那么威严,我进宫以后规矩还没有学全,我担心犯忌讳。紫薇她是格格,比我强,懂宫里的规矩,所以我拜托她提醒着我点,免得我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话,该说话的时候又没说。”
乾隆在一旁替小燕子解围:“老佛爷,小燕子有朕的特许,不用守规矩,不过她还是会跟着令妃还有紫薇学一学,只是学得就慢了些。”
紫薇接着替小燕子说话:“回老佛爷,小燕子本性热情善良,虽然说不上知书达理,但是浑厚纯真。听闻要迎接您,小燕子还特地准备了礼物。”
(“礼物”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意思是“典礼文物”,如《书·微子之命》:“统承先王,修其礼物”。在元明时期演化为“赠送的物品”的意思,如成书于明代的《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卫宣公 受了礼物,遣右宰丑率兵……”)
太后经常出宫礼佛,回宫有礼物倒还是头一遭,觉得十分新奇:“小燕子,你为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啊?”
“回老佛爷,我听班画师说在他们国家迎接别人回家的时候会送礼,还会喊‘surprise’,就是给别人惊喜。我也想给您惊喜,就和紫薇一起研究了一种点心,巧克力点心。皇上说这个来自西洋的巧克力是人间美味,我和紫薇就把它放到了中国的糕点里,紫薇还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紫气东来’。”小燕子谈起自己的礼物立刻滔滔不绝。
乾隆知道小燕子准备好了礼物,命人把候在一旁的金锁、明月、彩霞带了上来,她们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盘子,盘子里的糕点摆成塔的形状,每一层都有葡萄点缀,顶端也放了紫色的桔梗花。太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点心,尝了尝是从未体验过的新奇味道,传统的满人点心比如糖缠,除了有原本的桂花蜂蜜的甜味,还多了一股甜中带苦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确实好吃,你们大家也都尝尝。”
明月彩霞也在妃嫔座椅中间的茶几上摆好了紫气东来,皇后和令妃都极为捧场地拿了一块尝了尝,皇后没想到那个“毒药”放到糕点里也能这么好吃,吃得津津有味,把一旁喝过热巧克力的容嬷嬷馋的不行,只能低下头尽量不看那些点心。令妃知道小燕子上一次就是为了献紫气东来才闹出洋相,只可惜紫气东来掉在地上没能尝到,这一次终于圆满了,这个点心果然是惊喜。只有愉妃嫌弃地看着巧克力点心,和妖女有关东西她一点也不想碰,看一眼都觉得膈应!
“愉妃,你怎么不试试?”太后注意到了愉妃的异样问道。
“回老佛爷,臣妾一路颠簸,有些不舒服,这样的惊喜,臣妾是无福享受了。”愉妃解释道。
“小燕子,你给我准备的惊喜确实不错,你很有心。”太后没想到小燕子还能有这样的心思,这是这个规矩森严的深宫里从来不会出现的真挚热情,也难怪皇帝会特许小燕子不守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