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蜀州城满大街都张贴了告示。
百姓们闻讯纷纷凑了上来。
虽然大多数都是目不识丁,可还是有读书人将告示读了出来:“蜀州大都督府谕:为防北方吐蕃袭扰,为保蜀州一方安宁,今日大都督府前召开武科举比试,选拔统兵之武将,科举规则为…最终获胜者任命为车骑将军,官居四品…”
“特此谕令,望蜀州民众踊跃参加。”
哗!
四周百姓听了告示上的内容,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武科举?”
“只要获胜,就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那可是正四品的官职啊!”
“谁要是拿下这次武科举的选拔,那就是鱼跃龙门,光宗耀祖啊!”
“唉,咱要是有武艺傍身,一定也去参加!”
“武科举比试在大都督府门前举行吗?咱们快去看看吧!
在普通百姓眼里,能够当官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不需要经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仅仅通过武科举的选拔,就能得到四品高官。
这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看了这个告示更是迫不及待的朝大都督府赶去。
他们都想着参与这次武科举的选拔。
这些人虽然没有多少武艺,可有着一把子力气,他们想着若是侥幸获得胜利,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还有一些人在告示前犹疑不定,他们还在考虑是否该参加。
这些人中间,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一身白衣,眼若星辰,器宇不凡。
背着个包裹,腰间挎着一把宝剑。
似乎是路过这里,恰好看见了这份告示。
“武科举?”
“选拔获胜就能任命为车骑将军?”
这个青年目光犹疑的盯着这告示,思考了一番。
他在蜀州这些年,虽然有着一身的本领,可在刘忠义统领的蜀州,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便打算,出蜀州到中原去闯荡一番。
没成想刚走上大街,便看到了这份告示。
“反正都是闯荡,这次蜀州武科举选拔,说不定就是一个机会,一定要争取!”
思考片刻。
白衣青年也跟着人群朝大都督府赶去。
等百姓都兴冲冲朝大都督府赶去后,告示前还留着三个目光鬼祟的山里人。
“这大都督府召开武科举,选拔车骑将军,不会是陷阱吧?”
“应该不会,你没见百姓都赶过去了!”
“不管是真是假,都要把这事禀报给寨主。”
“这个蜀王一来蜀州,就把刘忠义给杀了,没有了刘忠义,咱们山寨的财路也断了。”
“寨主武功盖世,他老人家下山一定能拔得头筹,拿下这车骑将军,咱们也不用整天躲在山上,可以光明正大的抢东西了,因为咱们寨主就是朝廷的将军!”
“哈哈哈,咱们这就回去禀告寨主…”
三人越说越得意,狂笑着朝城外走去。
只是三人没有注意,就在他们的不远处,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一字不落的将他们的话听在耳里。
“殿下果真神机妙算,猜到这刘忠义和山中的贼寇有勾连,真是一箭双雕,既举办了武科举,还能将山中贼寇一举歼灭!”
……
大都督府内。
刺史褚遂良劝谏着李恪:“殿下,您的这个决定臣觉得有待商榷。”
“殿下通过武科举这种方式选拔统兵之才无可厚非,可获胜就直接任命为四品将军,统领蜀州之兵,这大大不可啊!”
“一旦这获胜之人品性不端,将来会坏了殿下您的大计。”
要知道历来武将,都是通过一枪一刀拼杀,获得军功得以晋升的。
这样做好处就是,掌权者通过战事了解这些武将是否忠心,是否有真本事,最后才慢慢将兵权交予他们。
可李恪完全颠覆了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直接通过武科举选拔统兵之人。
别说其他官员,就连褚遂良都对李恪的做法很不理解。
作为辅佐李恪的头号谋臣,褚遂良对李恪这一做法,有不同的看法。
就算李恪不喜,该说的他还是要说。
否则他就不配当一名谋臣。
李恪眼见褚遂良极力反对自己的决定,并没有动怒。
他知道褚遂良是从历史教训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