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驭鬼者并不是说不在意,他们是在意的,只不过不敢表现得那么明显,所以是呈现出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刻意,因为在灵异圈中极强的目的性在没有组织背景庇护时往往是很容易招致祸患,因为那些杀人夺宝的驭鬼者往往会把这类人列入名单之中。
对于启用灵异研究院这件事,高高在上的老一辈驭鬼者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驭鬼者们则是要为了一些事弄得头破血流,不过好在最后关头灵异研究院的启用通过了决议,纵使老一辈驭鬼者们闹得再凶也是无济于事了。
虽然说后面华国灵异圈遭受了重创,但其实这开不开启灵异科学,启不启用灵异研究院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这种阵痛时华国灵异圈不可避免的,只要华国灵异圈还存在,还能继续往前走,就是会有这样发展的阵痛。
而这种阵痛的作用像是就像是帮助活血化瘀的药物一样,不选择短痛那就只能长痛,所以华国驭鬼者们更要痛定思痛,尽管去避免前人走过的不好的老路,错路,从而去尽量避免这种阵痛。
当然,这种阵痛是基于当时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痛苦,并且正如前面所说,哪怕当时没有开启灵异科学,也没有启用灵异研究院这种阵痛还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这种瓶颈的限制哪怕那个时代的驭鬼者可以逃脱,但也会最终加于后世驭鬼者之身。
因为从当时大局势来看,单单是超s级灵异事件爆发和国外势力对华国灵异圈的入侵,华国灵异圈都是要承受不小损失的,只能说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内忧又伴有外患,华国灵异圈当经此一劫。
尽管说华国灵异圈最终是幸存了下来,但时代的每一粒沙落在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山,驭鬼者也是如此,而灵异圈的弱肉强食的底色致使驭鬼者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是错。
或许华国灵异圈的倒塌不是轰隆的巨响而是低沉的呜咽,或许死去的驭鬼者们曾也看到了生还的细碎希望,但死亡的阴影却快他们一步,或许这也是宿命的一种吧,有红花就要有绿叶,有金镶玉的封赏就会有墓伴冢的败亡。
其实灵异圈和现实世界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驭鬼者也会有普通人的迷茫,每个时代的驭鬼者们也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亘古漫长的灵异时代中,活得越久的驭鬼者们越会明白华国灵异圈的灵异史不是两极管,即便是再耀眼的驭鬼者都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非黑即白,哪怕是华国灵异圈臭名昭着如仇阎,景龙之辈也不是全是黑点,哪怕是镇守一方自诩正义的驭鬼者如乔淮,陈长青等也不尽然是良善之辈,驭鬼者是灵异环境的产物,对于每一个在华国灵异史上留名的驭鬼者来说,评判他们要站在客观的辩证的角度,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然话题是有点扯远了,再把话题拉回到灵异研究院上,其实在当初启用灵异研究院之前华国灵异圈就已经是做了长足准备,所以说当时华国灵异圈的大方向就是把启用灵异研究院作为一个待定项目。
而为了启用灵异研究院,华国灵异圈中的驭鬼者的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先是收拢华国各地的适合优质灵异资源用于研发初期,在调遣招募来自五湖四海的驭鬼者们维护项目的安全等等,总而言之这个大项目才得以顺利开工在绝对是建立在当时天时地利的苛刻条件下的。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灵异科学是几百年来驭鬼者们就一直都在准备的一个项目,其所准备时间之长,前人驭鬼者所耗费的心血之多,都是不可估量的存在。
而想要让华国灵异圈中灵异科学的研究正常发展下去,光说所耗费的灵异资源都是一个恐怖的数目,单单说就是可以让驭鬼者来限制厉鬼灵异力量的实验台都是很早之前由南派驭鬼者从墓里弄出来的,并且不仅如此,很多灵异研究院所用到的研究材料都是时间跨度相当大的存在,就比如百年前就想要研究的厉鬼和诅咒规律,只不过百年前一直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才拖到现在。
甚至于是说很多实验的样本材料收容保存的时间比一些老一辈顶级驭鬼者的岁数都要大。
所以灵异科学的的实践探索,灵异研究院的建立启用等等,都是建立在华国灵异圈的长足积累底蕴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