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突然组织秋游,周围的同学们都兴奋地在课间讨论着带什么零食、穿什么新衣服。
钱钊坐在座位上,默默听着,不敢插话。
同桌问她,春游打算带些什么。
她摇了摇,说不知道。
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去不了的。
因为春游报名费要三十块。
因为她在她爸妈眼里根本不值三十块。
*
钱钊回家后,小心翼翼地问母亲能不能给她报名,母亲头也没抬,随口一句:“家里没钱。”
“可是班上所有人都要去……”她咬着嘴唇,小声补充。
“真的是‘所有人’吗?春游又不是什么必须要参加的活动,不参加春游你还会死了不成?”母亲终于抬头,冷冷地瞥了她一眼。
她怔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些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和死了也没有什么区别。
母亲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活计往桌上一扔:“成天就知道玩玩玩!家里供你上学已经不错了,别没事找事!”
钱钊低下头,手指攥紧衣角,嘴巴张了张,最终什么也没说。
*
第二天,班主任问她为什么没交报名费,她小声撒谎说自己不想去。
班里有人嘲笑她“假清高”,说她就是没钱去,硬要装作不想参加的样子。
她没反驳,只是低着头,盯着课本发呆。
毕竟他们说的是事实。
放学后,她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经暗了,春天的夜晚寒气依旧逼人。
寒风刮过她单薄的衣服,钱钊除了缩紧身子也没什么办法。
路过书店时,她看见橱窗里摆着一本崭新的《奥数竞赛题精选》,她站在门口,盯着那本书看了很久很久。
她喜欢数学。
至少,在解题的时候,她能暂时忘记家里的事情。
“想买?”书店老板出来,看了她一眼。
她低下头,小声说:“嗯。”
“五块,买得起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轻轻摇头,最后转身跑开。
跑一会儿吧,跑起来就热了。
*
春游前一天的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难题,全班同学都在奋笔疾书,尝试解答。
钱钊看了一眼题目,几乎是本能地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她喜欢这种感觉——数字有规律,有逻辑,有答案,不像她的生活,永远没有解释。
不到五分钟,她写出了完整的解法,却没有主动举手。
——她不喜欢引起注意。
但数学老师注意到了她的沉默。
“钱钊,你会解这道题吗?”老师温和地看着她。
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上来写一写吧。”
她咬了咬唇,缓缓走上讲台,拿起粉笔,飞快地把解题过程写出来,板书工整清晰,逻辑严密。
老师看着她写完,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做得很好。”
下课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本《奥数竞赛题精选》。
“这……?”她惊讶地睁大眼睛。
“你数学很好,应该多练练。”老师微笑道,“这本书送给你。”
她愣住了,指尖触碰到封皮,心脏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温暖。
她努力忍住眼眶的湿意,抿着嘴,郑重地接过书,小声道:“谢谢老师。”
老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加油,钱钊,你很聪明,不要放弃自己。”
那天放学,她抱着那本书,走在回家的路上,夜风依旧冰冷,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
学校突然要收校服费,一套夏装加冬装,一共一百二十块。班主任说,钱要在本周五之前交齐。
钱钊回家后,小心翼翼地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正在给弟弟削苹果,听完后只是冷冷地“嗯”了一声,继续削着手里的果皮,仿佛根本没听见。
等她再开口提醒时,母亲终于不耐烦地抬头:“穿旧的就行,家里又不是没衣服。”
“可是学校规定……”
“规定?学校规定你得穿新衣服,那学校怎么不规定给你出钱?”母亲冷笑。
钱钊手指微微收紧,最终什么都没说。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