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500章 宋夏6

第500章 宋夏6

首先肯定就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k^e/n′y¨u`e*d\u/.′c`o!m?

在这里食盐销售是直接和货币挂钩的,政府直接得到货币收入,马上就可以缓解边疆军费开支的压力,而且还减少了官府的成本损耗,财政效率更高。

也是北宋中后期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

其二就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在这里鲁桡更加详细、更加深入的说明盐钞法是如何带动盐业运输,是如何拓展销售网络,是如何推动区域性的商品流通,是如何刺激民间资本的活跃的。

盐的产地和销售区的经济也因为盐钞法被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逐渐出现了一种繁荣的状态。

而且盐钞法还降低了食盐流通的成本,抑制私盐活动,可以稳定市场,避免盐价剧烈波动。

只可惜的是,后来的盐钞法在神宗时期把卖盐和买马联系在一起,导致盐钞法差点被玩崩。

盐钞大幅度贬值,让神宗不满,神宗就让王安石接手,王安石设立了市易务,接手了盐法,想要将解盐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也的确成功了,卖到了更远的地方去。

鲁桡依旧是平静的语气,“之后,政府大量出售盐钞,甚至降价出售,导致盐钞贬值得更快了,神宗直接让沈括等人前来接手。%?秒3¤章¢节>,小{说t,网?¢ <÷免{费@阅a读?e”

鲁桡虽然没有明说,但谁都知道是王安石变法期间这么做,可下面也没有什么人怪王安石,因为不得不做。

也幸亏前面鲁桡讲宋夏战争的进程也挺详细,让坐在这里的唐朝人和宋初的人,还有天幕下的百姓都可以知道那个时候正在宋夏战争的时候。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快速的回笼资金,不得不快点卖盐钞,甚至是降价销售。

很多人都看得出里面的危机,官府已经从以盐盈利,转变成为用钞盈利的地步了,卖出的盐钞已经远远超过了盐池的生产能力了,可国家要打仗,能够有什么办法?

沈括等人很努力的把盐钞的价格拉高回升,想要回到原来的价格上去,他们扩大通商法施行区域,减少官榷的地区,增加经济活量,也的确很有成效。

但是后来又恢复了官榷法,到了哲宗的时候否定新法,扩大了通商法,没用太久又恢复了新法时候的状态。

就这样反反复复的。

在蔡京执政的时候,蔡京将海盐引入盐钞法当中,使得盐价大跌,后面就一直是海盐和陆盐之争,但政府在盐上的收入已经彻底的从用盐盈利之上转变成为用钞盈利了,大跌的盐钞也再也没有回到之前的价格上去。×.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

天幕下面的人看得都累了,无论是对于西夏的岁赐的反复,还是现在盐法的反复。

所以皇帝才是国家运行最不稳定的因素吧?

毕竟下面的臣子就算是要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也是会跟着皇帝本人的意思走的。

将逢明主,而臣子也要逢好的君主,能够让他们施行政治主张的皇帝是他们的爱。

而盐法的改变自然也受到宋夏之间关系的影响,宋夏开战,或者是关系紧张,宋朝这边就要把盐变成官榷,等到正常了,又需要经济活力了,又变成通商了。

但是通商法其实对国家的盐利是亏损的,当初韩琦和宋庠、王尧臣就详细的统计过,使用通商之法的十年里,亏了两百多万贯。

而给西夏三十多年的岁赐折算了之后也是两百多万贯,打一场宋夏战争两千多万贯,是十分之一。

所以官府就总是想着官榷之法,想要把盐利收回来,但是用了官榷之法,效果也不算好,上文也说过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到后面反而变成了劳民伤财之举。

……

鲁桡生成了一个简易的动画,里面插入了当时宋夏的局势,并且因为局势变动而产生的盐法变动,以及为什么宋朝要让盐法改来改去的?

自然是从其中没有获得利益。

而又从中看出当初的通商法和官榷法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走到后面变成盐钞法的。

范仲淹以及朝堂之上的政策又是如何一点一点的改变的。

而促使盐法改革的还有一件事情,依旧是和宋夏关系有关。

在宋夏关系有所缓和的时候,这个时候西夏的人提出了让西夏的青白盐进入宋朝的市场当中进行售卖,这就引起了范仲淹等人的警觉。

鲁桡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也让坐在下面的范仲淹想起了那些事情。

华夏的历史足够长,好处就是有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