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尽力过就行了。
可秦斌不一样。
他是出头的那个。
表现好还好说。
表现不好的话,很快就会传遍参赛的所有科技公司,到时候做成反面的教学案例都是有可能的事。
所以几人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秦斌也是。
本来就沉默的男生,这两天更是,除了背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班下班,去食堂吃饭,其余大多时间都在操场上沉默的发呆。
有时候林瓷下班了回宿舍,路过食堂,就会看见他拿着一个笔记本电脑,目光呆滞的坐在路灯下的长椅上,不知道在想什么。
键盘也没有丝毫被敲响的痕迹。
林瓷还问过陈淤。
“哎,你说,秦斌这样下去不会得什么心理疾病吧?”
那时,两人正在继续玩那个法律科普游戏。
陈淤闻言,放下手机,思索一秒后,很快就否定了她的猜测。
林瓷不服,问他为什么。
“你是不是都没好好想我说的问题,就随口回答了。”
林瓷又开始深深的怀疑。
陈淤伸手抵开她的脑门,轻蔑道,
“林老师,”
“你知道两个人做朋友最重要的是什么?”
“嗯?”
“是什么?”
林瓷的脑子还放在游戏上,手指不停的滑动,并没有认真思考陈淤说的话。
陈淤缓了一下,操作游戏人物跟上她,这才说,
“最重要的是信任。”
“我们两之前缺的,恰恰是这种信任。”
虽然他是无意间说出来的。
可林瓷莫名其妙的,就心虚了一下。
仔细回顾,她好像的确不怎么信任陈淤。
每次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的都是,怀疑怀疑还是怀疑。
林瓷一时间语塞。
“怎么,被我说中了?”
“说中你就不说话了。”
陈淤对她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
林瓷滑动鼠标跳过右手边的下水道,也很无奈。
“我已经形成习惯了,改不了了。”
“不。”
“你不是改不了,你是压根就不想改。”
“也没打算适应任何人,所以才会每次用同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
陈淤一针见血的指出她性格里的缺陷。
林瓷震惊之余,手上玩游戏的动作还是没有停。
可那天回去之后,一个人冷静下来,她又的确好好思考了片刻这个问题。
林瓷想了想,发现,
自己这个毛病,其实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
比如当初还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班里女生都开蒙的比较晚,很多事情虽然嘴上说得出,可实际上并没有深刻理解。
比如,什么女生长大靠谁也不如靠自己呀。
别人的话,听听就好了,千万别轻易相信。
谁信谁傻瓜。
这种类似的非主流语录,是他们那个年纪人手一堆的状态。
林瓷很少在班里说这些话,也从不在同学录写什么。
但她记忆最深的,是那一年秋天的某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信任感。
对任何人都是,包括她自己的亲妈林娇。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一年有一次林娇去外地旅游,约了一群好闺蜜,去海南还是哪儿,家里只剩林瓷一个人。
林瓷每天起床上学,下课回家,一切都很规律,也没有觉得孤独。
可在外面的林娇不是。
林娇从一开始好友相聚的兴高采烈,到后来不知是不是玩着玩着触景生情,忽然间良心发现,大半夜的打电话帮她安排了一个临时借宿的地方。
那是一个隔壁的邻居家。
林瓷跟他们并不熟。
林娇却信誓旦旦的跟她说,“你听我的,去你李阿姨家肯定比你自己待在家要强。”
“我可不想旅游回去只看见一具饿扁了的尸体。”
林娇吐槽的毫不客气。
林瓷那段时间的确刚学会照顾自己。
在林娇的再三要求下,她就答应了。
可第二天晚上,临过去之前,她还是自己先做好了吃的放在冰箱里,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才去了那个邻居家。
林瓷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不祥的感觉。
她也只是出于多一层考虑,想着,万一去了他们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