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城池己被攻克的消息后,不敢再与我军正面交锋,遂引军南归。”
“也就是说,蜀军的主力或者说机动之兵皆在此处了。”
“将军的意思是,不去攻武兴关而是去阴平?”秦州别驾赵虞开口问道。
“不错。”邓艾看向他说道:““武兴关是座险关,在城关下大军根本铺不开,攻克的难度要比下辩这座郡城还要难得多。”
“最重要的是,我军若是按部就班地前去攻打武兴关,姜维可从阴平道向东转道,绕开我军救援武兴关。”
“还有这么一条路?”赵虞疑惑道。
伐蜀前,他做过一定功课,武都、阴平郡内常走的几条大路他都清楚,可这条路是?
“此路方圆百十里都没有乡县、河流,故而不常用,唯当地人知晓。”邓艾如是说道。
其实这条路是后世康略高速的其中一段,“康”是指康县,此时还未设县,“略”是略阳县,也就是武兴关。
赵虞本想提一嘴,这没有水运,如何能支撑蜀军数万大军的粮道呢?
但转念一想,姜维以往在陇右用兵经常不顾及粮道,轻装简行,主打的就是一个神出鬼没。
故而他不再多言,看向邓艾拱手道:“在下懂将军之意了。与其被姜维堵在武兴关下,胜负难料,不如死死咬住姜维,叫他无力支援汉中战场。”
“毕竟汉中有我近十万大军,而阳安关才是整个伐蜀之役的关键!”
邓艾点点头,看向众人:“诸位可还有异议?”
“末将谨遵将军号令!”众将齐声道。
..............
数日后,姜维得知了魏军南下的消息。
“邓艾,知我矣.....”
姜维苦笑出声。
“卫将军,如此的话我军应速速退回桥头才是。”部将在身边建议道。
姜维没有回答,只心中叹气。
忽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冲着身旁亲兵说道:“速拿纸笔来。”
又过了数日,刚刚北出武兴关的胡济收到了姜维的一封信。
看完,他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