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士子说的好听点是高尚的读书人,说的不好听点无非就是那些世家门阀手里的一把剑,指哪儿打哪儿。
现在这把剑胆大妄为,居然对准了天子。
楚放一番话说的他们很是羞愧。
但是也有一些官员们认为楚放是想要对付他们这些世家大族。
楚放看到有些人羞愧的低下了头继续说道。
“你们深夜来此,甚至还带了军队,早就已经是死罪了,但念在你们是为了天下百姓,今天的事情就不予追究,你们赶紧回去吧!”
说完楚放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内务总管跟在楚放的身后一脸担忧他小心翼翼的低声问道。
“陛下,若是那些官员们不愿意回去的话怎么办?”
楚放注视着漆黑的深夜冷笑一声。
“这些人不过是在扞卫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可不想丢了性命,朕把那样番话说出来之后,有些人自然就会动摇。”
不到一个时辰,那些原本聚集在秦店外头的官员们已经纷纷离去了,叶锦秀在房间里焦急的等着。
寝宫门被打开了,楚放走了进来。
叶锦秀赶紧上前。
“怎么样了?那些官员们说什么了?他们真是太肆意妄为了,还敢逼宫,本宫就让人把他们全都抓起来!”
“皇后不必如此动怒,朕已经解决了他们了,让他们回去了。”
“推行科举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好,他们不仅不帮着你分忧解难,反而还给你添堵。要是我还在位的话,必定要治他们罪!”
看着叶锦秀气哼哼的样子,楚放反而没有那么生气了。
他笑着捏了捏叶锦秀的脸。
“明天一早我就继续颁布诏令,我看谁敢反对。”
隔天一早,楚放收拾拖到便来到了御书房。
他连下了三道召令向众人解释,科举制和推举制的不同之处,并且让官府派了专人替目不识丁的百姓讲解。
刚开始百姓们还不明白,这二者有什么不一样,直到讲解完之后才恍然大悟。
“我算是听明白了,这推举制就是介绍自己认识的熟人,那要是塞点好处,说不定还能推荐更多的人呢,至于这科举制就是凭自个儿的实力考试当官。”
“没错,那些普通的读书人也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做官的。”
有个大爷凑了过来,瓮声瓮气的问道。
“那我儿子读书那么用功,要是考试过了是不是也能当官?”
“哈哈哈哈,成老伯当然可以了,你儿子读书那么用功,只不过你们家是平民,可现在这推举制一旦颁布了的话,就算是你儿子也能去当官。”
众人全都欢呼起来。
与此同时,世家大族激烈反对推举制的消息也在明确传开来了。
这下子不用官服的人多做解释,那些读书人们自然知道这是有人在阻挡他们前往朝堂的路。
顿时民间骂声一片,纷纷指责那些门阀世家不干人事儿。
民间的声音分为了两派,一派是积极赞同推举制的出现,另一边则是那些豪门贵族强烈反对推举制。
有一些贵族为了抵制科举制,找了很多读书人在民间写了许多文章来抹黑推举制的影响。
朝堂之上众多的官员也不断的争吵。
楚放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叶锦秀虽然身处后宫,但她时时刻刻关注着外界的动向。
得知此事之后她忧心忡忡,担心楚放刚登基就遇到这种难题会手足无措,于是便找了个机会去看楚放。
御书房。
叶锦秀身后跟着大群的婢女,她来到了御书房门口内务总管,立马上前向她跪拜行礼。
叶锦秀望了一眼御书房问道。
“陛下在里头待了几天了?”
内务总管脸上满是忧愁。
“回娘娘的话,陛下已经待了整整三天了,这三天里头他弹尽竭虑一直都在处理各种事物。”
“辛苦陛下了,本宫进去看看他。”
说着叶锦秀便推门走了进去。
楚放此时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动静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眼中布满血丝,人看起来精神头还可以,但双眼之中也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
叶锦秀看了越发心疼了。
“陛下再怎么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
楚放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