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皇帝排位赛:政哥单刷武王伐纣 > 第67章 朱元璋坚定了信念,什么是万古一帝!

第67章 朱元璋坚定了信念,什么是万古一帝!

第六十七章:朱元璋坚定了信念,什么是万古一帝!

朱元璋一挥手,朝前走去。

同时也聆听着更多人的讨论声。

都是关于攻伐吐蕃的看法。

朱元璋没用多久来到一处茶馆。

古朴的茶馆内,灯火通明,一盏盏红灯笼挂于木质的格子窗边,映照出一片暖黄色的光晕。

此时虽然是下午,但是有钱的大宋,还会用红灯笼照亮屋内。

茶馆中烟雾缭绕,氤氲的热气在空中盘旋,与门外初秋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

此时的大宋正值深秋。

十几位书生模样的人围坐在几张梨木方桌旁,手捧散发着热气的瓷杯,议论纷纷。

一位胡须飘逸的老者用手指点了点桌面,神情严肃,他的声音在屋内回荡:“朝廷此策,乃是以卵击石。”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坚定。

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被朝廷听到。

似乎这大宋没有因言获罪的例子。

大家不会因为谈论国事而坐牢。

比较开放的言论文化环境,也是大宋的一个特点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是比较舒服的。

哪怕是历史上也是如此。

武功不行,但是文治倒是很不错。

这就是两宋。

这时,另一位身着青衣的书生紧随其后,摇着头叹息道:“吐蕃山高水长,我朝远征,岂非劳师动众?”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忧愁,仿佛能看见那遥远的战火和战士们的艰辛。

他不由得连连苦笑不已。

心底里更是觉得朝廷糊涂。

如此英明神武的官家,怎么会犯错呢?

打吐蕃干嘛?

有病吧!

“非也,非也!”一位瘦削的文人插话进来,眼神炯炯,语速急促,“吐蕃虽地势险要,但吾等大宋的智慧无穷,何愁不能以计取胜?”

他的话中透露出一股机智与自信。

他竟然是赞同朝廷出征吐蕃的读书人。

这令坐在一旁安静喝茶的朱元璋,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这个读书人。

还真是鹤立鸡群的一个书生。

书生又开始激烈的争论起来。

他们的话语激昂,情绪高涨,却无人注意到角落里那位眉头紧锁的人。

他静静地听着,不时轻轻啜饮一口茶,心中的思绪正如茶馆中的烟雾,缭绕不清。

这人正是朱元璋。

茶馆外,慢慢的夜色已深,但依然能听到远处市井的喧嚣声,仿佛与茶馆内的讨论形成了奇异的和声。

而在这茶香与争论交织的氛围中,每个人的观点都显得格外清晰,他们的讨论不仅关乎国家大事。

也牵动着这里每一个人的心弦。

特别是朱元璋的!

朱元璋琢磨着百姓和大臣们对于他攻打吐蕃的反对意见,心里越发感到困扰。

他愁眉不展,眼神闪烁不定,眼巴巴地寻求着解决的出路。

思虑纷繁在他脑海中交错,他努力地思索、推测,但却始终无法找到满意的答案。

他的眉头紧皱,心中一片沉闷,仿佛压在他心头的石磨越来越重。

身心俱疲之际,他陷入了一种心潮起伏的无尽挣扎,仿佛被迷雾笼罩,一筹莫展的悲哀情绪不经意地雾染了他的双眸。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竟然可以让朝臣们和百姓们一起反对他的政策。

别说是在这个时空了。

甚至在原本的大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都觉得自己没有遇到过。

慢慢黄昏过去。

夜晚来临。

还是繁华如白昼的临安。

朱元璋走在回宫的路上。

身后跟着的锦衣卫也不敢近前,只是亦步亦趋的跟着。

朱元璋缓步行走在夜晚的大宋朝,他凝望着天空的皎洁明月,月光洒满他的脸庞。

他的眼神笼罩着一层坚定,思考着如何说服那些大臣们,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他的领导下,共同迎战强大的吐蕃。

宋朝的吐蕃确实不弱。

甚至从唐朝开始就不弱。

更不用说他们还占据着真正意义上的地理优势。

那可是带着天时的地理优势。

天时地利都在吐蕃。

朱元璋停下脚步,站在一颗大树旁边,他的视线透过枝叶的缝隙,深远地凝视着远方的寒鸦,仿佛在寻求灵感和策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