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快穿,女将军,为了救爹我穿越了 > 第212章 大启朝13

第212章 大启朝13

思蓉的解毒丸,功效还是很好的。

沐辰把药丸放进汤药里面,给太子和沐阳服下之后,当天夜里二人的症状就有所好转。

不过沐辰还是让他们再休息几天,外面赈灾的事情,有他一个人就够了。

也跟着思蓉,去过几个世界了,而且在思蓉替嫁的那个世界,他也算是个朝中重臣。

虽然一直干着教书的活,但是他在那个世界的儿子,是个世子啊。

朝廷赈灾是个捞功绩的好机会,他怎么能让李晨曦错过,所以当时的赈灾计划,他是全程陪在儿子身边完成的。

再加上有着现代的抗灾救险计划书做辅助,沐辰做得只会比太子他们更好。

与此同时,留在京城的亲信传来了消息,老皇帝一直没有对太子之前上奏的密折做出回应。朝堂上,老皇帝也没有提起俞丞相和四皇子豢养私兵的事情,似乎有意保持沉默。

"老皇帝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沐阳皱眉道,"他既不表态,也不采取行动,究竟在想什么?"

太子沉思片刻,"父皇一向善于权衡各方势力,他不表态,或许是想看着我和老四会斗起来。

毕竟,现在也就是老四,还能算得上和我旗鼓相当。"

这几年,朝堂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这股压力来自于老皇帝对四皇子的不断扶持。

虽说太子早已被立为储君,但老皇帝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各个方面给予四皇子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从军权到财政,四皇子获得的资源和机会明显增多,甚至在一些决策上面,老皇帝也会偏向四皇子的意见。

表面上,老皇帝的举动似乎只是为了“锻炼”皇子们的能力,美其名曰“让未来的储君在竞争中成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在给太子设置障碍,试图通过扶持四皇子来制衡太子的势力。

就比如这次来江南赈灾,本来太子是不应该亲自来的。

的确,这是个积累声望和政治资本的好机会。

但是老皇帝不知道,国库里面的钱粮不够吗?还是他不知道,江南这边一直把控在俞丞相和四皇子手里?

这些老皇帝都知道,你说他想励精图治,把江南这些烂事都给查清楚吧?

倒是也说得过去,但是你这给太子加任务的时候,人手和后勤给足一点就不行吗?

问急了就是要磨炼未来储君。

非要这么说,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是能感觉出来,老皇帝在幸灾乐祸你怎么说。

皇后怎能看不出老皇帝的用意?太子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她立足于后宫的根本。如果太子的地位受到动摇,那么她不仅会失去母仪天下的尊荣,甚至连母家的安危也无法保障。

为了这个,皇后没少去给老皇帝送补汤。

尤其是太子他们出发之前的那几天,皇后几乎每天都会去一次勤政殿。

她和老皇帝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彼此的心思早已心知肚明。

老皇帝之所以扶持四皇子,一方面是为了制衡太子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在防备皇后的外戚家族。皇后出身显赫,她的母家在朝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老皇帝担心太子一旦即位,皇后家族会借机坐大,威胁到皇权。

而皇后自己,心里所想的也只是如何保住太子的地位,以及确保母家的平安。至于老皇帝的那些“平衡术”,她心知肚明,不过是为了让皇子们互相牵制,好让老皇帝自己牢牢掌控朝政大权。

这对“塑料夫妻”表面上相敬如宾,实则各怀心思。每次对话都是一场心理博弈,彼此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方的底线,却又不敢轻易撕破脸皮。

对于老皇帝,把俞丞相他们养私兵的事情压了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还在观望,如果太子这次能够平安回来,那么到时候再一起算总账也来得及。

到了那个时候,太子一定是拿着江南官员们的罪证,一并回来的。

如果要是太子这次赈灾,出现了什么岔头,那么到时候他就要重新权衡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了。

毕竟太子的密折里面已经写清,那一万多的私兵已经全部剿灭了。

他也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