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建国走前他们夫妻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家里要分家、要给顾长军买房,他们都是赞同的。
于是顾文涛就又问了老二顾向军的意见,顾向军一向对两老的话言听计从,而顾家向来是小事姚秀兰拿主意,大事听顾文涛的,所以虽然占琼花还在纠结到底怎么选择,分家这事已经拍板定下来了。
现在就看沈家那边的意思,是想孩子们结了婚再分家还是结婚前就分家。
姚秀兰虽然在分家事情上有些不满,但是顾长军的婚事才是她心头的头等大事,所以吃过早饭也没有再唠叨,将自己拾掇干净,精神抖擞的同顾文涛一起来到七生产队。
至于顾长军,他起床后就跑沈家来了,这个时候不表现什么时候表现?
他昨天就听说沈家每天早上挺忙碌的,要收拾小龙虾、整理鸡鸭鹅蛋、还有人送货来卖的,加上沈新磊这几天上学去了,一时有些手忙脚乱,他在家又没事,自然来帮忙。
沈来福都不用伸手,顾长军一个顶俩,很快就将货物都搬上板车,收拾妥当。
本来顾长军还要跟着拉一个板车去镇上的,是沈来福喊住了他,说是两个人就够了。
沈新全和沈新华要等送了小龙虾回来才吃早饭,家里一般不等,因为沈来福夫妇要吃过早饭下田里干活。
白日里,沈家就只有沈喜梅在家,之前住在姥姥家的张壮壮已经到镇上上幼儿园去了,杨小红是在家呆不住的,整天带着沈永康在外面同一样带娃的老太太们唠嗑。
吃过早饭,在沈来福赶人的眼光中,顾长军只得恋恋不舍的离开。
虽然一早上都没有和沈喜梅说上话,顾长军还是心情很雀跃,沈家今天态度软和了许多,他抢着帮忙干活也没有再三推拒。
早上吃饭时,他偷偷瞟了沈喜梅几眼,凭借着侦察兵似得敏锐,他感觉到沈喜梅也时常将眼光放在他身上,所以他心里踏实了,知道昨晚沈喜梅的态度不是他做梦臆想出来的,她是真的点头了。
顾长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只是感觉比上次表彰大会上授勋还要激动、开心。
离开沈家后顾长军也没有回六生产队,而是绕到舅姥爷姚大河家里。
姚大河家里也是很热闹,除了顾文涛夫妇,顾长军大舅一家也来了,姚子望此时正在姚大河面前静坐抗议。
而待顾长军离开后,沈喜梅静下心来,将家里打扫干净,坐回房里翻出搁置了一段时间的针线筐,打重生回来她就没有动过针线,现在该捡起来了,上辈子结婚匆忙,她都没来得及给顾长军做双鞋子之类的。
沈喜梅准备过两天回镇上时买些毛线,她工作之余可以做点针线活。
正收拾着,沈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江鸳。
江鸳之所以不打招呼过来是因为在学校的江泽从沈新磊耳朵里听说了沈喜梅落水的事,然后打电话同江鸳说了,江鸳不放心就过来看看。
沈喜桃本来也要回来的,但是张壮壮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她得接送,又加上还有小的要看顾,一时走不开,就托江鸳先看看情况,她明天再回来。
江鸳甚至让人开了小轿车来,相当轰动。
江鸳在相邻的镇上住了十来年,还没进过村。
好在沈家实在太好找了,沈喜桃几句就将路线说清楚了,都不用半路下车问路。
虽然生产队的人在田里干活时每天也能看见一两辆小轿车在莲花河东边的公路上行驶,但是过了石拱桥往村里来的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所有人都停下手上的农活,站起来盯着看,很快消息就传到村中心的石家和姚家耳朵里。
空闲的人都来沈家看热闹,人们在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小桥车看新奇。
顾长军到时就见到一大群老人、小孩将沈家大门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形,他还看到当年威风凛凛的红卫兵头头石荣华在人群中。
毕竟是生产队大队长,见他来了,大家纷纷让路,看样子是要进沈家门。
顾长军第一反应是:这货是沈喜梅前定亲对象的大哥,第二反应,这家伙不是个好东西。
顾长军手长脚长,加上身手矫健,几个大跨步赶在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