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人都得过去,事先还得想好说法,哪想大早上,沈新华兄弟俩才拉着小龙虾走,他锄头还没扛到肩上,就见石家两老并着石荣华过来了。
沈来福现在看见石荣华心里膈应得很,但是他脸上不显,心里倒是庆幸沈喜桃一早回镇上去了,要不说不得他会赶石家人出去。
原本沈来福以为石家来还是和前几天一样是为了抱怨喜妹在镇上工作的事,心里犹豫着要不要现在就提提退亲的事,又怕没想周全,头一次不成功后头说不得就有得拖了。
哪想他还未想好怎么开口,石家人才走到大门口就叫嚷开了:“你们家喜妹这个样子,我们爱国消受不起,我们两家的婚约就此作罢吧。”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开门见山!就是这么理所当然!
沈来福和刚出房门的沈喜梅俩都傻了:高兴的。
沈来福放下锄头,一个个吩咐:“喜妹回房间里呆着,别出来;紫燕,你去大队给家里请个假;新磊去喊你三爷和刘贵叔来家里一趟。”那两人是沈喜梅这门亲事的保媒人,一个是沈家族里的长辈一个是石家的亲戚。
亲事肯定要退,但是既然是石家先开的口,那么这个责任就不能都推到女方身上,沈来福心想。
前后就一盏茶的功夫,一开始媒人和沈家都静默着什么话也没有说,石家两老自顾细数着石爱国的优势和沈喜梅的短处,仿佛当初是沈家拿着把柄强定下这门亲事似得。
石荣华咳嗽了两声,缓和气氛道:“沈叔,有句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喜妹和爱国这差距摆在那里,勉强着在一起怕以后也是矛盾不断。当初也只是口头上定下,礼节都没有过,现在两家觉得不适合,这亲事就此取消,都没有什么损失,你看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沈来福盯着石荣华看了眼,然后转向刘贵:“这一声沈叔当不起,既然亲事作罢,那么辈分上,我充其量厚着脸皮当得起一声老大哥。”一个村的,七拐八拐总能有点八竿子撘得着的亲戚关系,真数起来石荣华和沈来福是一辈的。
说来他就比石荣华大三岁,想到这么个已婚老男人曾经惦记他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膈应。
听了这话石荣华脸色有些难看,倒是石家两老从话里听出沈家没有死缠烂打同意退亲的意思,心情不错。
沈家如此好说话,他们嘴也不能损:“还是来福夫妇通情达理,荣华以后见着了要喊哥,两家虽然做不成亲家,但关系还是好的!”
两位媒人能说什么?石家执意要退,沈家没有死缠烂打,他们都不是正经亲戚还能为谁硬出头吗?
心情不好倒是免不了,当初是石家三请四托让他们出面说和的,现在翻脸和翻书似的,这定亲拢共也就一个半月,这不是拿媒人开刷吗?
谁当媒人都不是为了这个结果,再说这亲事不成,他们的媒人礼自然就泡汤了,之前的口水都白费了。
沈家才不去管那些脸色,已经将当初定亲时石家拿来的布料、酒水甚至上次于雯雯提过来的鸡蛋、红糖悉数摆在桌子上,等着石家和媒人验收。
“鱼、肉和糕点已经没有了,折算成十块钱在里面怎么样?”沈来福说着的同时,示意石芸榴掏钱。
定亲的时候,男方送六样包裹礼节过来,石家是中规中矩的碎花和墨蓝色的确良布料各九尺,糕点、酒水各六斤,鲢鱼、猪肉各八斤。
其余礼节一个没走,也就没有什么好掰扯的。
媒人简单说了两句,坐不住起身走了,石家也紧随其后被送了出来,哪想在沈家大门口,正好看见前排屋缝间,石爱国和姚丽君在树荫下相视而笑的摸样。
连石家那边的保媒亲戚都有些看不过眼,摇摇头走了。
心里嘀咕:“怪不得石家要退亲,原来是石爱国朝三暮四看上姚家姑娘了,还是国家教师呢,这品德……啧啧啧。”
石爱国这个时候来找姚丽君自然不是无心之失,是于雯雯唆使的结果。
于雯雯就是故意的,让村里人知道,石家是家教不好,从根上品性就不好,根本不是她于雯雯做的孽:老大头天离婚隔天二婚,老小也一脉相承头天退亲,隔天定亲!
到时候她身上的骂名自然该由姚丽君甚至是石家人接收,她公婆也没有理由一直将谴